飞花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骑马与砍杀大帝国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二十五章 包钢法和覆土烧刃

第一百二十五章 包钢法和覆土烧刃

    用灌钢法炼出的钢铁,除了比用炒钢法炼出来的品质要好上一点外,这种炼钢法最大的优点还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大幅缩短冶炼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钢铁的产量。

    用了灌钢法后,配属给大石武库的的两座新造冶炼厂,一月能生产的钢铁是用普通炒钢法的四倍,基本能满足现在李铮扩军所需,随着被李铮丢入两座冶炼厂中汉人工匠和工人逐渐更为熟悉灌钢法后,产量还会提高,到时就能够有余出的部分,打造出一批钢铁农具或是其它工具给李铮领导的汉民们了。

    因为安西除了双河镇以外都并不产铁矿,而且外部又多是想要置大汉安西于死地的敌人,所以大汉安西各镇从外部获取铁料的途径早已断绝,因此安西境内铁料非常缺乏,价钱也很高,导致许多汉民的劳动工具竟然退化为落后的木石之器,劳动效率大大降低,这让李铮很是看不过眼,下定决心要去改变。

    除了给自己的领民免费发放钢铁工具外,李铮还想着将来要低价向安西其余各镇的汉民倾销一匹钢铁工具,收买人心之余,也是让这些勤劳的汉民在劳动时更轻松一点。

    当然造钢铁工具造福百姓都是以后的事,但现在的李铮所领导的军队和势力还不到休养生息的时刻,需要的是杀人利器,所以李铮在点了灌钢法后,立即就是点下制作出横刀所需的另外两项关键技术“包钢法”和“覆土烧刃”技术。

    包钢法是一种华夏古人发明的刀剑制作工艺,一般是在铸刀时在刀身使用硬度较低、韧性好的钢材在刀刃部分使用硬度较高的钢材,这样制作出来的刀,刀锋锋利坚固,但刀身却是拥有很好的柔韧性,让刀剑更具杀伤力也更为坚固,不易折断。

    而为了让刀剑更为锋利,达到削铁如泥的境界,古代勤劳并富有创新精神的华夏工匠,还会在刀剑淬火阶段使用覆土烧刃这项技术。

    所谓覆土烧刃,就是以调配的特殊泥土覆盖刀身上不需要高硬度的部位,然后将刀剑加热至特定温度,当红热的刀身进入水中后,的刀刃部分迅速冷却,而有泥土覆盖的部位的温度变化不会非常明显,导致硬度与刀刃部位不同,从而达到刚柔并济的效果,在刀刃硬度高的情况下,依旧能保持刀身的良好韧性,使得用此种方法制造出来的刀,能够承受大力劈砍的巨力,不会轻易折断。

    用灌钢法炼出品质极高的钢铁,并且运用包钢法和覆土烧刃等技术铸造刀剑后,华夏历史上最凶残的两种刀,也就应运而生了,它们就是横刀和陌刀。

    陌刀虽然更凶残,但他的制造难度过大,用武库生产消耗的工时过多,对于现在急需足量武器装备军队的李铮来说,现在生产虽然威力强大但功用单一,并对使用者身体条件要求苛刻的陌刀,有些得不偿失,所以现阶段李铮只打算制造横刀。

    李铮下令从大石武库生产出来的横刀,长为80到90厘米间,刃长60到70厘米间,厚度6到8毫米,宽度3到4厘米,与环首刀一样是直刃刀,刀身重心靠前,持刀者即能单手挥砍,亦可双手劈斩,是近战大杀器,而且横刀与环首刀不同的是,它的刀尖是被铸造成类似利剑剑尖的形状,所以横刀虽然是刀,但也可以像剑那样刺击,加上横刀本身的高硬度,破甲能力能力非常强,双手握刀推刺出去后,普通金属甲胄肯定是抵挡不了的。

    虽然使用了灌钢法,包钢法和覆土烧刃等等多项先进技术,但其实横刀并非是真正的绝世神兵,它真正的锋利度和硬度肯定是要超过百炼环首刀的,甚至能达到千炼环首刀的程度,但肯定是比不上那些几千炼甚至万炼宝刀的。

    说白了横刀是一种适合大量制造,大规模装备的,是真正为大规模战争所服务的兵器,后世的时候,李铮一直疑惑为什么闻名于世,并称世界的三大刀剑的分别是大马士革刀、马来克力士刀和日本刀,作为文明古国,几千年里经历无数战争中国,竟然连一把刀剑都没有入围。

    以前李铮还以为是评选这榜单的白人歧视中国,故意否定中国辉煌的古代文明,要让中国人蒙羞,但现在看来事实也并非如此,中国制造的刀剑因为侧重点的不同,所以导致单体的性能上,的确是与精雕细琢的其它三种名刀上有差距。

    如果说其它三种名刀的性能是一百分的话,那么大唐横刀就只有打个八十分甚至更低,但横刀对战争的作用,却是其它三种名刀望尘莫及的,最巅峰时,唐军一万两千五百人的野战部队中,可是准备着一万口横刀,可见横刀的产量之大,让人瞠目结舌,虽然大唐帝国国力强盛,但敢于给自己几十万的军队装备如此多的横刀,也可见此种刀造价不是天文数字,而且可以很容易快速批量制造。

    而其余三种名刀的产量就有点惨不忍睹了,原产于印度,用乌兹钢打造的大马士革刀,从来没有在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队中普及过,他们军队的大部分一直使用的是普通镔铁打造的弯刀,而马来亚的克士刀因为打造所需的材料异常稀有,竟然是可遇不可求的陨铁,所以数量更是稀少,在古代爪哇等地的土著王国中,是只有顶级贵族才能佩戴和使用的武器。

    而日本的产量虽然可能是三种名刀中最多的,但你要让制作周期长达两三年的日本装备几万甚至数十万的军队完全是强人所难,日本古代军力最鼎盛的时期就应该是他们那被中国人戏称为“村长战争”的战国时代了。

    但虽然中国人称日本历史上的战国时代是村长战争未免有戏言成分,有些因为自大等一些的情绪过于贬低敌人,但日本战国时代的战争规模的确是不大,当时日本国内最大军阀织田信长最牛逼轰轰时,也不过五万军队,而等丰臣秀吉统一整个日本后,全国的总兵力也不过二三十万,而且这二三十万中,也并非全部是拿着制作精良的武士,大半都是拿着一把制作简单三间枪的足轻。

    有个传言说,二次大战中日本在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上被中队和美军缴获的有十几万把,但那是以讹传讹,缴获的日本刀中大部分不是正统的,而只是用机器批量打造出来的普通指挥刀,真正精雕细琢,能够传家传世的只有万余把,有些甚至是日本那些武士家族传了几百年的有名宝刀。

    能够保存几百年,可见日本的制作精良,但也可以可悲的发现,日本人几百年的积累传承,竟然可能只有几万余把,所以也是贵族之兵,也是不可能大规模装备军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