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阅读_第 1636 章
一条被称为“韬光养晦”的政策,这个政策是公开的,显得有些诡异。因为从常理上说,一个人或者一个国家要表现低调,只能是暗中这样做,而不能公开向他人声明自己正在低调,但中国人做的恰恰就是向全世界声称自己在低调,在隐忍,在卧薪尝胆以图大计,这难道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吗? 可偏偏全世界的人都无视了中国人的这个声明,他们坚信中国并非刻意追求低调,而是中国本来就没啥可高调的,所谓韬光养晦不过是给自己的无能遮羞罢了。 霍特比是少有的意识到中国人拥有野心的西方人之一,从他最早为包成明服务的时候,他就知道中国人所图甚大。很多显得不可一世的欧洲大公司,中国人都已经在暗中盯上了。他们在搜集这些公司的情报,寻找这些公司的弱点,然后悄然地挖这些公司的墙角,一点一点地蚕食这些公司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的确,中国人现在还很弱,没有能力掀翻这些欧洲的垄断者。但他们目光远大,意志坚定,他们在默默地学习着西方的先进技术,培养自己的技术队伍,提升自己的实力,准备着厚积薄发的时刻。 在与包成明等人接触的过程中,霍特比能够感觉到,与欧洲的大牌公司竞争,并不是这些中国人全部的理想,他们想要的东西还多得多,他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第七百五十九章 多好的同志啊 霍特比对于中国的认识是逐渐形成的。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他更多的只是感受到中国人的努力,还看不到中国人的实力。但进入新千年之后,霍特比越来越感觉到了中国的成长,感觉到那种扑面而来的竞争压力。 双罗等三家公司与中国发计委就长距离天然气压缩机采购项目的争斗,霍特比也偶然地从一位朋友那里听说过。那位朋友与双罗公司的销售总监麦克斯温有点私jiāo,因此也知道双罗公司最终选择大幅度降价的目的在于打压中国自己的压缩机研发能力。那朋友在把此事转述给霍特比听的时候,称这是一个非常高明的营销案例,而霍特比听到之后,却嗤笑不已。 以他对中国人的了解,知道双罗、希曼兹等公司纯粹就是自作聪明,他们在价格上的让步最终只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中国人不是那种鼠目寸光的人,绝对不会因为眼前的便宜而放弃了长远的考虑。不管双罗公司的报价多少有吸引力,中国人都会锲而不舍地开发自己的技术,直到把双罗等公司彻底压在下面为止。 这两年的事情,印证了霍特比的猜测。在从国外订购了40台压缩机之后,中国并没有放弃国产压缩机的开发。在即将开始的西气东输第三期项目中,一家名叫榆北重型机械公司的中国企业获得了一半的压缩机订单,而包括双罗在内的几家国外企业分配了剩下的一半,而且据说报价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又被拦腰砍掉了一半。霍特比从他那位朋友那里打听到,经过五年的持续改进,中国自产的压缩机品质已经与欧美产品相差无几,而其对新一代压缩机的研究甚至走在了欧美同行的前面。 压缩机的事情,与霍特比没有什么关系,他的公司是做电子信息产业投资的。去年,有一家霍氏公司参股的英国电子公司因为经营不善而破产了,霍特比把这个消息通知给包成明之后,包成明很快向霍特比传达了一个指示,要求霍特比把这家公司收购进来。 霍特比用比买垃圾稍微贵一点的价格,买下了这家公司,然后又按包成明的指示把这家公司转卖给了一家中国的电子企业。中国电子企业买下这条公司之后,迅速把公司的所有设备和技术专利都搬回了中国,又注入大量资金,在中国让这家公司起死回生,接着又让它杀回了欧洲市场。 没有人对这笔jiāo易提出什么异议,相反,因为霍特比卖出这家公司的时候获得了一个比较高的溢价,他还在行业内被人称赞为极具经营眼光。不过霍特比自己知道,这个比较高的溢价对于中国人来说,不过是从左边口袋装到右边口袋而已,因为霍氏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