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节
楚姮看着那金灿灿的华贵步辇,只觉得可笑。 这就是她为何不愿回宫,做什么都由不得自己,即便她是皇上皇后的女儿,也逃不过各种约束。甚至不得不把自己张狂欢乐给收敛,只能严肃而刻板的活着。 “公主,你脚上的伤……”洗星扶着她,坐上步辇。 楚姮摆了摆手:“无妨,也不见得多痛。” 比这更痛的,她早就经历过了。 此次宫宴在正殿举行,乃是借着恭贺公主大病初愈,朝中权臣皆在。殿后是两间偏殿,分东西两厢,东厢是给妃嫔休息,西厢则是举行各种宴会时作周转之用,出入的都是太监和宫女。 楚姮到了正殿外,便让洗星浣月扶着,在仁孝皇后旁边的一张案几坐下。 左右官员都是熟面孔,楚姮扫了一眼,便看到右侧的宋丞相,左侧的陈太师。陈太师旁边坐着一名年轻男子,身穿戎装,面目俊朗刚毅,正是陈俞安。 官员起身给楚姮见过礼,楚姮便一抬手,淡道:“诸位免礼。” 官员们悉悉索索坐下,待建武帝举杯说了几句场面话,这场宫宴才算正式开始。 琵琶箜篌,歌舞艳艳,丝乐纷纷,觥筹交错之间好不热闹。 楚姮却仿佛游离在这场欢乐之外。 有官员站出来,对她说些恭维话,她都一一做足了礼数回敬,只是面色有些冰冷。有眼力见的,都不敢来打扰她。 她受了伤,便只摆了一壶龙井茶和清淡佳肴在案几上。 楚姮也吃不下,正有一搭没一搭的把玩着白玉茶杯,歌舞唱罢,建武帝嫌看得没意思。正安静之时,忽而听人言道:“听闻公主病重,微臣近半年来十分担忧。今日见公主痊愈,当真十分欢喜,俞安不才,便在此给陛下娘娘公主,舞剑助兴。” “准!” 建武帝乐呵呵的往龙椅上一躺,扭头对仁孝皇后说,“俞安的剑法不错啊,连霍大统领都夸过他,你可看仔细了,绝对比方才那些唱歌跳舞有意思!” 仁孝皇后柔笑着点头,专注的看着殿中。 秦高呈上木剑,伴随着一阵鼓点,陈俞安持剑而舞,动作行云流水,干脆利落,如龙游走,看得众臣连连叫好。 与陈太师一伙的官员,手掌都快鼓肿了;站在宋丞相一道的,便交头接耳说陈俞安的武人莽夫。 陈俞安舞罢,朝建武帝单膝下跪,抱拳道:“微臣献丑了。” “不丑不丑,好得很!”建武帝哈哈一笑,对秦高道,“赏十金!” “谢主隆恩。” 陈俞安难掩喜色,抬眸却是看了眼楚姮。 然而楚姮却没有看他,而是仍在把玩白玉茶杯,似乎这殿中发生的任何事都与她无关。 陈俞安笑容僵在嘴边。 他领赏后退回原位,建武帝却笑道:“陈太师,你有一个好儿子啊!” 陈太师捋了捋白胡子,站起身弯腰说:“老臣儿子拙劣,不过是平淡无奇的凡夫俗子。倒是华容公主和九皇子,才是真真的人中龙凤,难教人望其项背啊!” “不必谦虚。”建武帝笑着摆手,“俞安是可造之材,如今放眼朝中,还真没几个能比得上他!” 便在此时,一直不搭腔的宋丞相却开口了。 他年近六十,却将嘴上白胡子仔细修成一横,看起来是年轻不少,但一副不容易相处的样子。 宋丞相一开口,声音却很温和:“陛下,论武,朝中怕是只有霍大统领能与陈客省一较高下。不过这论才……” 建武帝来了兴趣,他侧了侧身:“哦?朝中还有别的青年才俊?” “自是比不得陈客省,但也算可造之材了。”宋丞相微微一笑,“陛下新制授的大理寺正蔺伯钦,不知还记不记得?” 建武帝愣了愣,看了眼楚姮,哈哈笑了起来:“当然!此人凭一己之力捉拿玉璇玑,是个人物!” 陈俞安听到此话,脸色微沉。 那什么江洋大盗玉璇玑,也不知是从哪里冒出来,犯下无数大案,却仿佛海底捞针怎么也找不到踪迹。他曾经也派人偷偷找过,想要借此邀功,没想到一无所获,却被别人抢占了先机。 建武帝问:“这大理寺正,都做什么了?” “他来京不到一月,竟断案多起,重审了许多当年误判的冤案,还把各地积压的陈年旧案全都给破了,且无一错漏。不过听说,此人任县令时,便查破许多大案,真乃宋慈包公转世乎!”宋丞相说完,又反问,“陛下可知,这断案却不是蔺寺正最拿手的。京中现在数篇口口流传的词赋,都乃此人所书,当真才华横溢啊!” 宋丞相这一提,建武帝也想起了。 前不久看过一篇《西岳赋》,借景抒情,感古论今,针砭时弊,叹咏兴衰更替之变,文采极好。当时没有留意作赋者,如今想来,正是姓蔺。 建武帝虽然和宋丞相有隔阂,但他是前朝老臣,曾经祖上还为大元江山做出许多贡献。宋丞相的曾祖,乃是元太祖心腹,当年便是他亲手勒死的前朝晋神宗,功不可没。宋丞相跟穆贤王是走的近,但他书的话,建武帝仍会选择性的采纳。 他今日明显是在举荐那大理寺正,既如此,他便给个面子,不至于凉了老臣心。 “宋丞相,你这样一说,朕倒是对这大理寺正十分好奇了。明日你将其带来御书房,朕好好与他探讨一下《西岳赋》!” 宋丞相闻言立刻行礼应话:“陛下,其实那蔺伯钦除了《西岳赋》,其实还有《春赋》《南北亭集》……” 陈太师倏尔一笑,打断他,“宋丞相,今日乃庆贺公主大病初愈,总讨论些无关紧要之人怕是不太好啊!” 建武帝点点头:“也是。说来华容年纪也不小了,陈太师,将来俞安与华容……” “父皇。” 一直隐忍情绪的楚姮蓦然抬头,却是脸色煞白,看起来极不好受。 “华容,你怎么了?”建武帝倏然起身,忙道,“传太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