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黑帮大佬
虽然大家都很有热情,但是面对两个全部是黄沙,人口?只有靠近南部各州的部分,分了几个种植园过来,算是人口,几乎没有其他人口。而且除了黄沙,以及两州共有的法国人开办的沙州油田之外,没有任何的工业,而这个油田,还不归政府管,那是中央直接管辖的国家命脉工程。这让没人,没条件,什么都没有的两个州长,就无人问津了。 因为,这两个州的州长,上任之后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从各地紧张的人力中,借调各州的人手,开战植树造林,改变沙漠。可是这是一个别说几年,可能十几年都看不出大效果,也没有什么大效果可言的任务。 借调! 现在已经是北部两州使用率最高的词汇! 不只是人,机械设备,各种资源物资,任何的一切,都需要从其他的州借调! 因为他们就什么都没有! 可是这两州必须现在就动手,云博涵教授的调研已经说的很清楚了,鬼子的工作做的还不错。但是问题是,北部撒哈拉沙漠,隔着那个国家,距离北部沙漠两州只有不过区区百公里的距离。而那个国家,虽然有个算是比较稳定的政府,对于治理沙漠一点意向都没有。 沙漠正在逐渐蚕食他们的领土。一旦等到过个十几年,那个国家完全沙化之后,北部两州的沙漠治理难度将成倍增加,然后会直接让已经改造的南部诸州的情况,刹那间恶化下来。因为这里的沙漠地区,原本就是撒哈拉沙漠的尾巴。 实际上,这一次二十七州州长会议的主要议题,对于北部沙漠两州的支持,也是重头戏之一的议题。 “其他的我都不担心。我担心的唯一问题,就是北部两州治理的问题。他们那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是一个字:借!”叶红军吐出一口气,无奈的说道。 “关键是我们全国各地都在大搞建设,还不到稳定的时候。南部战略,必然要在近期开展。部队,国民警卫队是不可能抽出人手的。各地百姓现在忙于生产建设,要抽调大批人力,从邻近的州临时抽调半个月一个月没问题,但是长期治理,难了。”方二是最着急的。 毕竟担任两州其中之一的州长的是他的亲叔叔。也是方家为数极少的高层人才。要是在那里窝区了,对方家是极为不利的。 大家都没有什么好办法,毕竟这是事实。实际上建国,不过是两年多不到三年的时间,各地嗷嗷待哺,急需大量移民填充国家空白。各地都是人力不足,别提抽调大批人手前往北部两州治理沙漠。那需要的不是几十个几百个人,而是几千,甚至几万,几十万人,在近千公里的战线上,同时铺开。不仅是人手,只是物资就是一个让人头皮发麻的问题。 要缩小范围和规模也不是不行,但是问题就是,小范围的动作,只能维持现在的状态,或者小有进步。但是面对更北方已经步步逼近的沙漠,时间已经不允许了。 “要不从华夏直接雇佣?”齐家兴提出了一个建议。 “雇佣最少十万人?先不说物资材料,只说薪水。一个月一个人给多少?按照我们目前的工资水平,一个普通劳动者,怎么也要五千以上。华夏国内那边,虽然说是三千左右。但是出国劳务,人家要的就是高薪高酬。至少是的达到我们的水平,最好超过我们的水平。你们得清楚,前几年去鬼子棒子劳务的人,虽然工作辛苦,一年十余万还是有的。月薪一万,十万人,光是薪水我们就需要每个月支付十亿。一年一百二十亿。这个钱,我们可以拿得出来。但是大规模的绿化种植,改良,需要的机械设备十万人的衣食住行……”柳苗算了一笔账,皱起了眉头。 一年几百亿的投入,关键这是基本没有产出的投入。不可能短期内产生效益,必须从国家的财政中拿出纯收入来搞定。这个难度就大了。 而且,当地老百姓的物资都不足,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高的程度。比如华夏国内最普通的香皂不过三块钱左右,到了这里,就已经炒到了三十块以上。哪怕政府依然是保持三块钱的价格,老百姓私下互相串货的价格,已经飙升了十倍以上。 对这个事情,只要不是大规模囤积居奇,政府只能睁一眼闭一眼。 “最关键的问题,还是我们的经济水平问题。只要经济水平足够好了。人的事情总是好解决的。我感觉,这个事情,最好再等两年。那边北部两州做好基础工作,国内努力发展经济。至少达到让老百姓和华夏老百姓的消费水平一个水平,甚至更低的程度,有了结余,才能大规模展开。你们得清楚,这千里沙漠治理,前期投资一年就是三四百亿,这是最少最少了。弄不好就要翻倍甚至达到千亿。这样的工程,可能直接让咱们破产。更加上,这几年咱们大规模的扩展基础工业,公共设施,道路修建,咱们几家带来的钱,基本花的差不多了。老底子没了,现在大部分是靠华夏那边的支持。当然,法国人的银行也给咱们借贷了一批无息贷款。德国人有意向,但是正在洽谈。不过和德国人的洽谈,需要我们付出代价。瑞士银行也和我们有接触。但是一直没谈下来,关键就是条件和代价,我们是不是负担的起。”孟凡清接着说道。 “工业那方面的事情,尤其是轻工业问题现在情况如何?”聂幽看向大家。 唐校举了举手:“轻工业基本全面铺开。咱们自己投资建设的主要的大型企业,一期工程已经完毕,开始有了产出。华夏援建的部分企业,也已经开工,部分有了产出。另外,就是法国人投资的几个大型的日用品工厂,但是他们生产的主要是高附加值的高档货。对于改善老百姓的民生问题,作用不大。他们更看重的是市场的培养,将来的发展。” “看似我们建设的工厂不少。可是实际上差的太远了。别的不说,肥皂,洗衣粉,这种最基本的东西,就占用了好几个工厂。其余的,锅碗瓢盆,衣服哪怕是针线纽扣,这里完全是空白,看起来不起眼的东西,生产难度也小,可是实际上,都是空白。都是从华夏那边运过来的。上一次,你们知道运过来一百吨的各种纽扣,用了多久销售一空吗?” “从货物到达商店,用了不到两天!这还是当地政府控制每个镇的购买量的前提下。否则,只要摆上货架,都能立刻被抢购一空。” “按说纽扣这玩意,用的并不多,咱们人口也没那么多,一百吨纽扣,几乎够多少年用的。可是老百姓不这么想,他们只怕以后买不到,干脆一次买足了。结果就造成恶性的抢购。不要埋怨老百姓,咱们是老百姓,咱们也得这么干。” “还有,上次的洗发水,运到的一批,各家都是整箱整箱的往家里搬。一方面物资不足,另一方面老百姓的害怕心理造成的囤积,虽然我们已经极力引导,但是依然没法改变现在的状态。唯有出现大批的货物上架,彻底冲击市场,才会停下来。还有,最重要的,我们都忽略的一个问题:盐!” “上个月,我去了这边的盐场。这里条件不错,但是盐场却不太适合,尤其是该死的多雨天气。一旦到了雨季,几乎就是完全停产。几个月的雨季,几乎全靠外购。但是几千万人吃盐的问题,看似很小,实际上也消耗极大。别忘记了,这是不可或缺的东西。” “按照科学研究,每个人每天吃盐六克左右。可是实际上,数字呢?我给大家报告一下秘书处调研的结果。” “一个三口之家,每个月要用掉一袋一公斤左右的盐。那就是一百克,平均每天接近三十三克。这远远超出每天六克的需要量。当然,华夏人的饮食习惯也是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咱们华夏人的平均食用盐每天大概每个人十二克左右。这个数字并没有多大起伏。” “我们全国现在加上黑人,已经触摸到三千万的门槛。按照三口之家,一千万个家庭来算,那就是每个月需要一千万公斤。一万吨!看似不多吧?一条万吨轮运来的够吃一年了。” “实际上呢,华夏人的习惯,当地黑人的习惯,都对盐有不同的用法。大家绝不是只有做饭的时候才会用到盐!比如华夏人经常做的腌菜,咸菜。这个用盐量,几乎相当于他们每年用盐的数量。一大盆二十公斤的咸菜,这是华夏家庭很普通的习惯。这样一盆咸菜用盐就是几公斤。然后更重要的是,不是所有的盐都得到了利用。大部分的盐被浪费掉了!比如做的咸菜,这是个最明显的例子:腌咸菜的水,是最重要的含盐的部分。可是这部分水谁喝?大家腌咸菜,需要的是咸菜。水肯定是扔掉的。这就每年需要几乎丢弃相当于一家人半年用盐量的数据。全国算下来,五千吨,不多吧?” “其次,全国家庭做饭做菜,不是所有的菜都会吃完,盐分都吸收了。而是有相当一部分也是坏掉的。尤其是随着我们不缺少食物蔬菜,肉类也正在逐渐满足的时候,扔一些过期或者隔夜的食物,是很多人的做法。这也会带来相当一部分盐的损失。这一部分下来,每年几千吨!” “这只是一个很粗略的算法,咱们的人手现在没办法做到更细致。但是这样算下来,每年几万吨的食盐都是不够的。更何况,老百姓不会一次只买一袋。而是习惯性的多买一些放在家里,用完一袋,随时可以用。更因为咱们现在的物资短缺问题,诸多家庭的盐都是用箱来计算的。这玩意只要储存的当,几年都没问题。也不怕浪费,这就更加剧了食盐的销售量。现在根据统计,前两年,光是食盐,就动用了两条十万吨级货轮,运了两次。总量达到四十万吨!这根本吃不完,大部分还在老百姓的家里囤积。但是我敢打赌,你如果说有十万吨盐到港,摆上货架,立刻会被抢购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