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花文学网 - 都市青春 - 小叔叔在线阅读 - 第52页

第52页

    郑明坤与吴思源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走向了冰释前嫌,三个人照例一起回家,路上再没听到那些止不住的剑拔弩张与阴阳怪气,统统变作了面红耳赤的激情讨论。抛下那些压力与动力,三个人都很是怀念这样的氛围,就像是他们刚刚进入中学时的插科打诨,一切都和谐而快活。

    后来,吴思源不无落寞的对周宏远讲,他怕的从来都不是辛苦和劳累,而是失去这段友谊,失去这段感情,与他生命中最浓墨重彩的男孩,彻底的分道扬镳。

    班里的每个人都憋着一股气儿,就算是再离经叛道的孩子,也被这种氛围所感染,甚至在无意识中,就拿出了课本,与那一道又一道的难题死磕。班里的所有人,从崔老师到班长,从班长到最不配合的小混混,都在不知不觉间统一了战线,一切都顺畅而有序的进行着。

    压力是有的,快活也仍存在着,第二节 课后的大课间,中午吃饭时,唱响的班歌,从局部到整体的大笑,每节课前那铿锵有力的“老师好”,都是最好的证明。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大概说的就是此时。

    程毓对周宏远格外重视,为了充分照顾到他,程毓尽量能不加班就不加班,能不应酬就不应酬,每每周宏远回到家,程毓没过多久就回来了,换着花样地为他做饭,吃过饭后,更是一天都不落下的陪他学习。

    如今,周宏远学不懂的东西已经越来越少了,大多时候,程毓都不需要教他什么,可就算只是简简单单安安静静地坐在他旁边,对周宏远来说,也是巨大的助力。

    高压之下,日子总是过得格外快,不知是谁发起的,黑板的一角写上了倒计时,只是最简单的白色粉笔字,却比任何时候都引人注目。每个人都牵挂着,更为它而奋斗努力。

    为了升学率,不少班主任从初三起就开始了劝退大业,而二班则不然,崔老师秉承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绝不轻易放弃一个人,事实上,直到中考前的最后一天,二班依然是整整齐齐的六十一人,一个不差,一个不少。这在十四中这样的外来工人子弟学校,着实算得上个奇迹。而崔老师却说,“你们本身就是最大的奇迹。”

    他们在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跃跃欲试中挥手说着再见,而对那场兵不血刃的挑战,谁都不曾怯场。

    一切都朝着完美的方向行驶着,前进着,一切都是最美好的模样。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所有追文的宝宝~么么哒!

    第36章

    六月的J城步入酷暑,天气湿热异常,十四中条件差,没有空调,只有三个老旧的吊扇,慢慢悠悠地拖着长腔在空中扫来扫去。这样的闷热对年轻的男孩子着实是种难熬,他们一身一身的汗水,将背心沓湿了一遍又一遍,而空气中弥漫着的腥咸汗臭,更让每个人都格外焦躁。

    考试愈来愈近了,不知是什么偷走了时间,黑板上的倒计时在众目睽睽之中跌破了两位数,最后,变作一个光秃秃的1。

    刚一走进教室,周宏远便看到了黑板上那一竖排的小白字,歪歪斜斜,丑出天际,一看便知是郑明坤的手笔,细细辨认一番,周宏远才恍恍惚惚地看出来,那一行字,分明写着,你们是我的三年。

    初三的郑明坤,身高已经快突破一米九了,在J城这样一个典型的北方城市,也算得上是人群中一搭眼就能望得见的大高个儿,更何况他还生得壮实,远远看过去,就像堵墙,立在边儿上,虽性格欢脱,却无形中给人种说不出的说不出的稳重来。

    备考的这些日子里,周宏远也曾有过无数次的躁动,也曾无数次想将手中的练习册整个撕成粉末,可只要他转过头,看到一旁的郑明坤,稳如泰山地坐着埋头苦学,便觉得天气仿佛没那么热了,而那一道一道堆积在白纸上的题目,也变得没那么繁琐了。

    郑明坤对于周宏远,对于吴思源,甚至对于整个二班,都是这样一种存在。他在,便安心,他在,便踏实。自习课,是他主动为学习吃力的同学讲题、开小灶,课间里,是他用自己五音不全的嗓音,带着大家唱着一首又一首的流行歌曲,放学的路上,是他搜肠刮肚的找出疲惫生活中仅有的欢乐,让身边的人或是开怀大笑,或是忍俊不禁。

    周宏远深深望着这个熟悉的男孩儿,他有着无比粗犷的外表,最为豪放的性格,内里却也写着无数的细腻与关怀,而这些细腻的关怀,被他统统奉献给了身边的人。起初接触时,周宏远总觉得郑明坤太过欢腾外向,有时甚至聒噪恼人,可日子久了才发现,身边能有这样的同学、朋友,是他怎样的幸运。

    周宏远从来不好奇吴思源为什么会喜欢上体重将近二百斤的郑明坤。有些人,就算再怎么其貌不扬,也足以在他人的生命中熠熠生辉。

    很快,吴思源也到了,看到黑板上的字后,眼睛红了一圈,三个人并排坐着,谁都没有说话。

    有些话,不必讲,有些情,不必说。

    每个人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有对同学的不舍,也有对中考的紧张与期待,可人人都知道,正如班主任老崔说的那样,不到中考交卷的那一刻,这股劲儿就不能松。

    每一个任课老师,都像以往的任何一天一样,讲卷子,答疑,自习,没有太多的嘱咐,也没有什么话语,该说的早融进了以往的每一节课,该嘱咐的也早已说烂了,这个时候要做的,就只是上下一心,保持着这股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