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页
可他紧接着又想起,他曾经在她面前因鄱阳的一个官员大动肝火,嫌那臣子每次上折子都关心他饭吃的好不好,觉睡的好不好,一点正事不干。他当时怎么说的来着,好像是“朕食如何,寝如何,自有宫人去担心,再不济还有御医,他废这么多功夫关心作什么!花了那么多钱养他这个人,是要他去做事,不是要他来拍须遛马的!” 按理说,她这样的臣子,应当就是他最想要的臣子了。 底下的蔺九慢慢傻眼了。 殿下还没高兴多久,怎么看着又不对了呢。 竟比先前还要消沉几分。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要上夹子了,为了排名能往前挤一挤,更新要放到23:30了,大家别等啦 为了补偿大家,明天仍然是双更,不过我存稿没多少了,往后还是老时间单更为主哈 第31章 青鸟探 蔺九慢慢发现, 来自青州的信是最特别的存在,不管里边传来的消息是大是小,在平王殿下眼里都是重要的。 当然, 他还注意到了一点,平王殿下听完那边的消息并不总是高兴, 常常脸上笑意没带多久, 又陷入另一种惘然。 这一来二去, 蔺九也不免腹诽,殿下这心意到底是在何处, 是于家骄阳,还是宋家明月?但他只敢偶尔在脑内想一想,可不敢真说出来。 那头林涣寄信时,常常提些极细微的小事,那时蔺九还没看明白他的用意,在心中嗤他堂堂男子汉一副女儿家做派,连宋大小姐今日衣裳纹路都要写明白, 真是笑死人了。然后转头发现, 元孟听的极认真,一点都不嫌林涣啰嗦,那时蔺九便懂了, 在这等细枝末节之上, 林涣要比他强。 京城里成王与三皇子正斗得厉害,元孟没让人再推波助澜,只在北川这一片帮着成王, 一点点把三皇子和安国公府安下的人拔出来,好让宋炀兄妹有更多可操作的余地。 北川统共才十六州,其中有九州都被三皇子派系的人把持, 数量多到吓人。就算里边不是人人都像伍煜这般善于贪污,东一点,西一点,经年累月贪下来的东西也不少了。 整个北川现在就像一个空壳子。 这么大的事自然不可能做的悄无声息,就算安国公想让这消息被压下去,成王也会想办法把事捅到朝堂上。 于是皇上最近又被气到了,连罢了半个月早朝,元孟结合后世来看,知道他这是身体愈发不好了。 外边的事都还顺利,但因为已经成功过一次,给他的愉悦倒也没那么大。元孟更期待的是来自青州的信件。 宋灯在那以后便没写过信了,寄过来的全是林涣记载的青州事务。 宋灯收拾完伍煜和钱斌以后,宋炀这个知州突然便深入人心了,走到哪都有百姓笑眯眯地同他打招呼,好像他不是刚刚上任,而是已经治理州府多年一般。再加上如今整治北川的风向,朝廷很快便派了两个手脚干净的填补上州同州判的缺。在两个新来的下属跟前,宋炀也算青州的老人了,说话自然是一言九鼎。众人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做事突然就变得简单起来。 端午的时候,青州的城墙竟修好了。 宋灯带着州府上下包了一日粽子,说是要发给城中百姓。因着知州身先士卒,其他官员也不好说丧气话,一个个想着与民同乐的名头,撸起袖子做他们眼中厨子与女子才该干的活。 米馅都是州府里的大厨提前调好的,虽说那些披着官皮的大人们把粽子包的一个比一个难看,可馅料在那,粽子的味道差不到哪里去,里边还有腌好的肉,虽说只有指甲盖大小那么一块,到底也是荤腥,能来的百姓几乎都挤到了州府跟前领用。 林涣说,自那以后,青州的百姓好像不那么畏惧州府里的人了,不像从前那样,只认知州一个,偶尔也敢同旁的官员玩笑了。 元孟当时看到这儿,京城的端午已经过去半个月了,他突然有些想吃粽子,便让人吩咐厨房去做。 可元孟明面上再落魄,到底是个王爷,厨房里的人哪敢怠慢自家主子,哪怕是粽子这种民间小食,那也要做的精益求精,别出心裁。 于是最后端到元孟跟前的粽子,一个个小巧玲珑,精致可爱,比林涣信里说的拳头一样大小的粽子小了一倍有余。元孟看了一眼,叹了口气,到底还是拆开吃了。 林涣随信还附了一条端午索,说是宋灯跟那位女吏目学的,编了许多,在州府里逢人就送,他恰好有事去州府,得幸领了一条。但他觉得女吏目编的更好看,于是谎称丢了,找女吏目再领了一条。 蔺九初次读到这里的时候,觉得林涣胆大包天,明知殿下看重宋小姐,还敢嫌弃宋小姐的手艺。果然,元孟听信听到这段时眉头就皱起来了。 只不过,那眉头没皱多久,就又松了开。 林涣将宋灯那条端午索献给了元孟,只说到底是宋小姐一片心意,他有了女吏目的端午索,便只能将宋小姐的转赠他人,不能让那片心意白白浪费。 蔺九当时就觉得,林涣是个奸臣的料子。 他想想也有些唏嘘,昔日在杨家的时候,林涣多孤高的性子,如今倒圆滑起来,在揣摩上意之上比他强了不知多少。如果他当日就有这份功底,说不定今日还好好做着杨焕呢。可再回过头看,正是因为吃了这些苦头,他才变成了今日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