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花文学网 - 科幻悬疑 - 民女炮灰要翻身在线阅读 - 第35页

第35页

    金枝想了想,将口罩接了过来:那我替我爹谢谢纪小姐你了。

    既然纪香此举是为了金父,那金枝觉得,凭金父对她这些年的抚养与付出,完全当得起这样的回馈。

    纪香微不可查地松了口气,那原还有些勉强的笑容,顿时变得诚挚起来:金枝,我们俩从小一起长大,说是亲姐妹也不为过,我为金叔叔做这些是应该的,你别这么客气。

    却不想,金枝东西是收下了,对她的态度却没有丝毫改变,义正言辞拒绝道:纪小姐你身份尊贵,我可当不起你的妹妹!你这话可千万别叫王妈妈听见了,否则又该说我以下犯上,不知尊卑了。

    金枝。纪香轻咬下唇,王妈妈那里你别担心,我会与她说清楚的。

    还是别了。其他事她还有可能会听你的,但是这事金枝不明说,但是谁都清楚王氏的为人,她是绝对不会认同纪香与金枝以姊妹相称的。

    纪香露出为难的神色,却依旧坚持:你放心,这件事我一定会解决的。

    金枝不置可否,反而对她说道:如今到了京城,找回纪小姐你家人之事指日可待,你这样的身份与我们一家相处过密,怕是会为人诟病吧。

    纪香因为金枝的话愣了愣。

    金枝察觉了,面上不由露出嘲讽:所以,纪小姐你要不要和我做姐妹,还是想清楚再提吧。

    说完,便不再理会纪香,转身离去。

    亏她还以为纪香变了呢,其实她从始至终就没有改变过,不过是眼见如今形势比人强,不得不放低些姿态罢了。

    金枝已经完全清楚纪香的想法了,她与王氏一般,一门心思想着回纪府,哪怕她在金家生活了近十四年,哪怕金父与金石为她付出良多,她也不曾有过一刻把他们当做过家人。

    不过这样也好,没有亲情,她离开后,金父与金石也不会太难过。

    金枝这么想着,便更想将纪小姐尽快送走了。

    不过她也不需做些什么,有个人比她更心急。

    王氏自进京后便一直在积极地探听纪家的消息,金枝是知道纪府情况的,有她在背后推波助澜,用不了多久,王氏便会收到纪府的回信,届时纪香也会离开。

    只要想到不久后,他们一家人就可以脱离纪香,金枝便忍不住激动不已。

    第22章 可笑

    在等待纪家来人的日子中,金枝的小生意也渐渐提上了日程。

    她原本打算租一家小铺面开面点,将她的拉面名扬光大,可惜她手里那点儿钱,在这寸土寸金的京城里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为了降低成本,她最终决定在下城租一个固定的小摊位,这样一来,便是暂时无法盈利,她也还能负担。

    唯一的难处便在于,下城离他们现在的居所有点儿远,本来就要早起做准备工作,现在为了能在早餐高峰期前赶到摊位,他们还必须再提前小半个时辰起床。

    这对于起床困难户的金枝而言,无疑是要了她的小命。

    但想到在外出卖苦力的金石,金枝也不拖延,当天便去落实了摊位的事。

    接下来,砌炤台、买器具与食材又花费了好几天的时间。

    金枝趁此机会再次精进了自己的汤料,直至刘公公把法子拿回了宫,连李瑾铭尝过都赞叹不已后,才满意停手。

    一切准备就绪,金枝的小面摊开张了。

    一大早,她便在在金石与宋清幽的陪同下,推着装满食材的小板车,兴致高昂地开工了。

    第一天的生意并不好,尽管金枝自信满满,自家的汤料一定是最好的,但毕竟是新开张,周围的人要么已经习惯了老地方的吃食,要么还在观望当中,最终也仅有零星几个客人,与付出相比,显得尤为不值。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但凡吃了她家面食的人,都表示味道非常不错,一定会再来光顾,这让金枝又有了信心。

    而后几天,他们的生意果然也越来越好。

    一切仿佛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就在金枝已经习惯了这种每天忙到除了数钱其他时候都不用思考的日子时,纪家的人终于姗姗来迟。

    这日下午金枝与金石、宋清幽回到家,老远便看到自家门外停了一辆极豪华的马车,马车旁还守着几个穿戴齐整的彪形大汉,估计是车主人的护卫。

    起初金枝还以为是某位小少爷终于寻着机会离了家前来找她,等走近后看到其中某位眼熟的护卫,她才知道自己想错了,来的人不是助她良多的小少爷,而是她多出来的记忆里那曾让她闻之便忍不住心肝俱颤的纪家人。

    纪家人会出现在这里无非是得知了纪香的消息前来迎接,虽然他们对于这个流落在外的孩子未必有什么感情,纪香在外面死了他们也不会难过,但纪香还活着,顶着纪家血脉活在外面终究让他们一家人不安,若是纪香不小心做下了丑事,虽然于纪家也没什么大影响,但传出去终究不好听,也丢脸。

    所以,无论纪香是怎么样的人,是好是坏,是美是丑,他们都不关心,他们只是要把这个有着纪家血脉的后辈接回去防患于未然罢了!

    记忆里的纪家,在初始时对纪香是毫不在意的,就连接她回府,也是在金家人将她送至京城门外,才派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嬷嬷和两个小丫鬟前来迎接,且态度还很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