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花文学网 - 玄幻奇幻 - 谢河畈在线阅读 - 定制珠宝

定制珠宝

    珠宝鉴定的客户,大体分三类,收藏家,珠宝商,定制客。

    专营店专柜出来的大牌珠宝,和拍卖会竟得的珠宝,基本不用再找人鉴定,因为有专门机构出具的鉴定证书,除非顾客多心,质疑权威人士的能力,或听闻幕后有利益勾兑。单件珠宝市价在百万以上,此类客户,都是人中龙凤,拍卖会一般人还真进不去,光是竞拍牌子的押金,就需要500万人民币。不仅出手阔绰,且谈吐文雅举止得当,尊重每一个人,与之相交,与沐春风。不管是古代珠宝,还是现代珠宝,术业有专攻,他们虽然有钱,对珠宝却是外行,就要向专家咨询,或邀请专家一同就座拍卖会,现场参考,给予指导,或买后忐忑,又另外找专家鉴定,吃个定心丸。

    珠宝只是国内认知不足,世界市场早已经成型。红宝石里的鸽血红,绿宝石里的祖母绿,钻石里的南非钻石,袁秋华开始接触的时候,五年前都是一口价,一颗五千多,5克拉左右,品质真的不错,也算是物美价廉,现在一克拉就五千,价格的确是飞涨了,尤其是天然钻石,一克拉高达一万。假设当年屯货,十颗也纯赚几十万啊,她后悔呀,说不悔,那是人前装清高,人后肠子都悔青了,但悔之晚矣。然而,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面对机会,眼光不够,财力也不够,拼的是资金和心理承受,有时候只有无奈错过。

    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物价也飞涨,社会上爆发了“抢购热”。平民抢购黄金,是为了保值,中产抢购珠宝,则为了升值,高手从中炒作,则为了暴利,换句话说,都是为了发财。

    炒家参加拍卖会目标明确,就是哄抬物价,今年收藏的珠宝,明年再拿去拍卖,几个托竟价,几个同伙倒手,买进卖出,倒买倒卖,价格翻倍上涨。藏品参加拍卖会,首先要是拍卖公司的会员,会员费最低一年二十万,一年可参拍二至三场,一次可参拍卖三到五件,其次还要缴纳参拍前期费用,鉴定,印册,广告,佣金等,大约五万元,最后还要付清拍卖费,交易税,和交接手续费大概五万元。商人不做赔本生意,几番下来,价格能不折腾得高涨吗?

    今天的新珠宝,明天的老古董。价格不一定能体现珠宝的实用价值,但价格一定能衡量珠宝的收藏价值。钻石从一千元一克拉,到一万元一克拉,袁秋华的结论是,资金周转,运作空间,炒作技术,销货渠道,缺一不可。

    其实收藏,最重要的就是历史知识和行业经验,任何古玩价格都会经常的高低波动,没有什么古董是一直往上涨,却不会下跌,就像股票一样,买高了,只能站在那里等着,也许下一个高峰的时候还能挣一点。囤积居奇,以期大赚一笔,就是赌,赌对了就人上人,赌错了就从头来过。机遇与风险并存,就像击鼓传花一样,泡沫破灭的那一刻,声落花落,最后接花者就是最倒霉的人。

    表面市场,空前繁荣起来,从电视里,报纸上,网络中,人们眼见他人发财,耳听各路传奇故事,于是乎资金和器件一窝蜂涌入市场。每一种浪潮的兴起,从来就不缺没经验的跟风者,盲从者,有经验的造假者,仿制者。

    在上世纪,老一辈的人均工资几十块的年代,和田玉,翡翠才是真的玉石,开采出来走入市场的都是羊脂玉,正阳绿,或者紫罗兰,黄翡,绿翠,啥都是正品,真货。那个时候,二百块可以摆一车,当然也是一个人半年的工资。如今呢,半年工资,能买个飘花吊坠不?一个戒指,基本就大几千,不是内行,根本拿不到,没准是块大理石,或者玻璃珠呢。

    就用翡翠里的紫罗兰举例吧。紫罗兰和紫玉髓的鉴定,袁秋华就曾经傻眼,愣住,硬是没分辩出来。紫玉髓俗称“紫玉”,但其实并不是玉,而是石英岩,只是大理石的一种,即石头。玉髓与传统的和田玉完全不同,实质上是一种颜色均一的隐晶石英,即二氧化硅,与玛瑙是同一种矿物,其显著特点就是通透如冰,泛玻璃光泽,这也是玉髓与玛瑙最大的区别。由于玉髓的颜值特高,色彩丰富、晶莹剔透,可塑性强,其通透性貌似翡翠的玻璃种,几乎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好的玉髓,主要用来制作首饰和工艺美术品。但玉髓质感梢逊,无翠水,无莹光,见光死,且产量太大,在物以稀为贵的玉石圈里,自然就不值钱了。

    红翡绿翠紫为贵,皇家紫、红紫、粉紫、蓝紫(茄紫)和紫罗兰。其中皇家紫最为珍贵,可与帝王绿相媲美,紫罗兰则是最常见、最标准的一种,深浅都有,当它和绿色一起出现时,就是常说的“春带彩”。论起与紫罗兰翡翠的相似度,无论是色泽还是质地,紫玉髓都首当其中,也因此成为造假的第一名,商家还给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冰种紫罗兰,要价几万。

    这个世界上,什么时候都不缺骗子。绿玛瑙,染色伪装成翡翠;东陵玉,励志模仿翡翠;汉白玉,冒充阿富汗玉;米黄玉,大理石派来的卧底;新疆岫玉,仿冒和田玉;黑曜石,假冒墨翠,等等,多如牛毛,不胜枚举。

    大家都说玉石水太深,因为运作能力和投资模式,太强悍了,一般人望尘莫及。行内感觉名气和信誉,都让投机商给玩坏了。好的商家,确实非常的讲良心,但良心再好的商家,也不可能阻止那些不做良心生意的商家,一波推一波的热炒。古董商也只是商人而已,以倒买倒卖古董为业,坑蒙拐骗,颠倒真假,也是最费脑子,最玩心机,最耍套路的一行,全靠着一张会忽悠的嘴,先将清水搅混浊,再浑水摸鱼。再说呢,古玩行“传统”的“规矩”,就是低买高卖,诈骗无罪,货钱两讫,落子无悔。曾经内敛、低调、文雅的古玩,都有价无市了,为什么还炒这么夸张的价格?明白人心里都明镜似的,清楚得很。不明白的人,还指望手中“天价”接手的高端“古董”,也能上拍卖会“风光”一把,“红火”一时呢。

    无论是全世界,还是单个国家,认知平庸,活在陈规流俗里一辈子无法自拔的人,都要占人群的大多数。他们喧嚣吵闹,看起来俗不可耐,可他们也在努力地工作,坚韧地生活,还想活得好一点,过上富人的生活。广大民众容易被社会现实推着走,容易被利用,容易被扭曲。(回想一下,66年至76年之间发生的事,及原因,过程,后果,谁爱害,谁获利)。他们身处财富链的最末梢,却相信最顶端的,为他们量身虚构的“一夜暴富”神话,连连钻狗洞,屡屡被猴耍,时时交智商税,也不知是真单纯,还是有点无知。照书收藏,但骗子也照书造假啊,听专家忽悠,也许专家是骗子的干爹呢,这难道不是常识么?

    古玩古玩,又能赚钱,又能玩,听起来文雅,但古往今来,古器都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件文物从远古流转到现在,也不知经历了多少主人。每一个主人都不是归宿,而仅仅是过客,也永远不知道它还会流传多久。人生一世,花草一季,百年之后,不过一捧黄沙,任谁都有谢幕的时候,这个舞台又不属于哪一代人。纵然人会谢幕,舞台永远在那里,但只要登台,接过接力棒,就要竭尽全力把戏唱好。真古玩,确实够贵,但有钱难买心头好,千金只为博一笑,开心足矣!

    收藏品的价值,简言之,就是体现在它的审美价值上,而审美价值是艺术品区别于其他日用品的重要价值之一。首先对它的“美”感兴趣,觉得舒服、愉悦、喜欢,然后不仅能“看懂”,知道它好在哪里,领悟它意蕴之妙趣,解析艺人的信仰与思想,还能欣赏它的艺术风格与魅力、艺术意义和传世价值。所谓“审美”,就是摆脱了功利之心,发现“美”,感受“美”,升华“美”,创造“美”。某日端坐,凝神苦思,忽然感应到一束穿透时空,令人感动的生命之光,输出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继而激发学习者的想象和灵感,眨眼间灵台清静、敞亮、明朗,一下子超然物外,同类心灵共通,和鸣,融合,猛然突破艺术瓶颈,这就是文艺传承创造“美”的奇迹。

    文物,就是文明的产物,及代表人类文明发展的遗迹,或是文化证物。野生动物,没有文化,也不讲文明,看看《动物世界》就能了解不“五讲四美三热爱”的世界,可能是什么样子。古玩古玩,就是要慢慢把玩,“荣辱得失,一时之争;蝇头小利,何足挂齿;不动心,当然无烦恼”。在珍品、赝品、高仿的古董界,若没真才实学,端不起甄选鉴宝这碗饭。行家多是世家,家传为真,血脉师承,天赋神授,因为鉴古易,鉴人难,却又逍遥圈外,非请不鉴,扫一眼便知真假,凭的就是感觉,从来都是技艺上见真章。由于家世沉浮,识破功名,不求闻达,隔绝喧嚣,安于清静自在,不是生活享乐者,是文艺创造者,不掠夺社会财富,只奉献个人力量。等到有一天,自己玩够了,“专注眼前事,方能做到极致,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有人求着要它的时候,才慢腾腾放手,“退让不争,万事从容,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样一来,就赚钱了。古玩越玩越值钱,就是这个道理。人活着不就图个乐哈哈,笑呵呵么!

    大收藏家,富贵都已经刻在骨子里,双眼早已看不见钱,都是精神上的大富翁,物质上的贫贱者,然而保护民族文物的功德,却无法估量。暴发户,基本都缺文化素养和艺术品位。甜言蜜语必有诈,良药苦口利于病。只能听好话,听不得坏话,是大部分人的弱点,这无可厚非,毕竟有钱人不甘愿“穷酸”文人对自己指手划脚,半句忠告也不肯听。在收藏圈,忠言逆耳,实话得罪人,良药苦口,真话不接受,这是观点从众和态度审慎的差别。况且揭穿骗局,就得罪小人,而新手却相信骗子,反倒左右不是人,两边受冤气。因此,古玩圈大多数的行家,都选择了缄口莫言,不干那“费力不讨好,还讨嫌,还取辱”的傻事。若没有玩的气度,没有古人的文化,没有专业的知识,只想着“捡漏”赚大钱,即使有万贯家财,到头来也只是破烂一堆,“宋代的”只是接底的,“东汉的”只是尿泡的,“西周的”只是上周的。这种人搞收藏,也只是徒增笑料,归根结底还是不够聪明,才智不足,没有摸透那些行家不会明说,只能意会的潜规则!高山流水必定曲高和寡,风花雪月不是罗卜白菜,琴棋书画不能传宗接代。所以说,古玩不适合普通人。

    古玩城,珠宝店,玉石街,旅游区,市面上随处可见的,随意摆放的,永远是大众货,假货,仿货,赝品,作为工艺品类,或首饰类,算作一个装饰品而已,基本上没什么附加价值,属于行家们“抛弃”的砖头料,雕工再好也是废物利用罢了。好的,稀有的,高档的,品质为王,价格一直在走高,稀缺品没谁会贱卖,甭想占真正行家的便宜,人家不骗人,良心已经是大大的好。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一分钱一分货,优质真品一般都被卖家们捂在自己手中,寄存在银行保险柜里,大多只进行内部交易,王牌是内行人的圈内买卖,或者采用拍卖的方式。

    作为世家店主,摆在明面上的,是给不懂古玩的爱好者看的,摆在暗处的,是给行家们看的,摆在保险柜里的,是给真正有眼力的买家看的。货卖识货者,同行之间做生意,一般成交的价格超低,挣点搬运费,有时甚至“蚀本”,这就叫“交行价”,也是看人的身份,论人的地位。好古董,从他手上转让,品格有保障,还能快速升值,不仅可提高他的声名,显得他有“眼力”,还有“实力”,且能在其他方面获取更大的利益。有没有机会上手真货,行家也好,藏家也好,主要取决于道义和眼力,“在我家是案头娇宝贝,去你家成门口脚踏石,岂能不心疼?”眼力好,有资金,而道义不好,信不过,也都隔着几层,不一定拿出来,让人上手,“好好的,当你的有钱人,就得了,炫什么富啊!”有这样眼光,和魄力的人,又懂鉴定,又懂市场,同时还懂得金融操作的通才,圈子里的名望与地位都高,也不会做赔钱的买卖。

    实际上,和其他行业生产的假冒伪劣商品一样,在古玩行里,造假也分为三六九等不同水平的赝品,是针对不同层次的收藏群体,而生产出来的。玉器鉴定本身,按照历史时期分为高古玉、古玉和明清玉器。目前中国的玉器加工(包括仿古玉加工)已经非常成熟,不同的地区依托各自所出产的不同玉种(比如河南的南阳独山玉、辽宁的岫岩玉等),或者历史上形成的技术优势(比如广做玉器、苏做玉器等)形成了不同的加工产业,其中有不少地方,专门做仿古玉器。

    珠宝商只收成品,遇到赝品,仿品,拿不定主意,就要找鉴定师帮忙了。不同的古玩,有不同的做旧与造假方法。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作伪特征。伪造与鉴定,一方掩盖破绽,不留蛛丝,另一方寻找破绽,挑出马迹,两边斗智斗勇,跟走钢丝似的,都需要绝大的耐心、眼光、经验、机缘、灵通,捅破一层窗户纸故布的疑阵,神秘的花哨也便散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先有做旧的方法,再有检测的方法,如此往复,神一样的对手,双方技艺比拼,一直在愉快的玩耍。

    短短十年时间,珠宝,玉石,钻石的价格,从一克拉几百元钱,飙升到上千元,甚至上万元,十几万元!被人们称为“疯狂的石头”,石头还是石头,疯狂的是人,贪心不足,永无止境!

    每年,袁秋华都会带外国朋友去逛玉石市场,看那些翡翠雕件,手把,珠串,确实漂亮,外国人也感叹,但她给他们看一眼价牌,目瞪口呆,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都不理解,比一套房子还贵,满脑子理解不了。

    不管哪种古玩,市场火热就会导致假货泛滥,也让更多的人意识到稀世珍宝的投资潜力。商店太离谱,地摊不可靠,个人想要件珠宝精品,如果菜鸟去玉石市场,其实都拿不到好价格,最便宜也得2万吧,可能还是假冒伪劣,不如拜托鉴定师代劳,私人定制由起兴起,慢慢形成固定客源。

    文物鉴定,在很多人眼里神秘又新奇,工作却是极其枯燥,甚至艰苦,崩溃也有,但都是瞬间,而不会持续。袁秋华干得最多的事,就是查阅资料典籍,作抄录,其次是跑博物馆观展品,作笔记,还要钻市场亲身实战,搞分析。在茫茫典籍浩瀚书海中,在枯燥乏味阅读中,古籍中那些关于珠宝首饰、配饰的描写和呈现,却又能给袁秋华带来愉悦轻松的感觉,宫廷技艺“燕京八绝”(即花丝镶嵌、景泰蓝、玉雕、牙雕、雕漆、金漆镶嵌、宫毯、京绣等),个个精巧绝伦,极工艺之能事。每每看到那些古首饰,不管残缺的,还是部分配件的,总能勾起她对古书中那些美好首饰的想象,如果这些古董宝贝在自己手里,神韵得到还原,或者再造出那种古典美来,该是什么样呢?

    袁秋华有知识积累和经济基础,念头自然喷薄而出,想要做出最代表中国古典美的首饰。为了这个想法,她开始了古饰收集,不管是偶然发现,还是专门去市场搜罗,还是和别人交换,或是购买人家的传家宝,只要确认是古器老物,符合她的审美感受,便像失散多年的宝贝,重又回到主人身边,被她收集,善存下来。琉璃、金银、玉翠、玛瑙、绿松石、青金石、紫晶、琥珀、蜜蜡,每一件首饰都散发着宫廷味十足的灵气和底蕴,仿佛细细叙述着女主人的一段心事,鎏金、包金、贴金、描金、洒金,她惊艳于那金玉相映生辉的绚烂,那份对美的细腻与纠缠,和每一个造型设计下的典故与情思。帽正、扁方、马鞍戒、手串、朝珠、冠镯,这一收集,便是多年,闲暇时拿出来观看,便爱不释手。

    香港是翡翠及“四皇后”指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和珍珠设计及深加工的国际中心。袁秋华便去香港报考首饰设计班,收集的古器,又激发她的创作灵感。袁秋华先拿现代珠宝材料练手,绘稿设计,请师傅按图加工,镶嵌,修整。她做出来的古雅首饰,跟市场上的流行首饰,风格完全不一样,佩戴出去得到大批喜爱古典风,婉约风的朋友的喜爱,甚至夺她所爱,强买索要。

    玉石行内有批发的原料市场,省内最大的在揭阳,市里也有固定的批发夜市,集中在文化广场。每周一、三、五的夜市,袁秋华凌晨时分,已经开始选料子,选了料子再送去雕玉坊,玉件再送到香港去镶嵌,但成品在专柜可找不到,不仅价格比市场便宜十分之一,且确保是真玉,又是纯手工打制,又是仿古雕刻,镶嵌工艺又是新款,世上仅此一件,绝不重复。

    古饰品,古玉器鉴定,并非像鉴定现代珠宝一样,只需要简单通过肉眼,或者一些仪器来进行判断,而需要深厚的历史知识,广博的专业经验,扎实的艺术实践能力。在这个鱼龙混杂的行业,袁秋华经过长年累月的摸爬滚打,学费交得多了,吃亏挨过多了,“防人之心不可无”,“先小人后君子”,就都知道如何操作了,虽然还不太习惯这个,虽然有些破坏气氛,但与其“麻杆打狼,两头提防”,就不如立字为据,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可没关系,社会在进步,行为在规范,利益面前谁都要最低的保障,书面合同比口头约定更符合契约精神。

    一件珠宝的买卖,或鉴赏估价,市价几万至几十万,甚至百万,千万,稍微不小心就掉坑,就会吃大亏,既怕掉包,又怕出错,还担心贪昧,提心吊胆都睡不着!这是很正常的心思!常言道,百分之三百的利润,有些人都敢去践踏法律的底线!更不要说几百,上千万的利益了!尤其是客户,因为不懂,更担心,更放心不下。是捡漏,赚大了,还是吃药,亏血本,鉴定师上手,一看,一比对,立判生死,鉴定的压力也不小。

    不管是客户,还是合作,这样做也是筛选的过程,留下来的都是志同道合者,是一辈子的朋友,朋友之间就一诺千金了。

    要比名牌还具有权威,质量就永远排在第一。市场认可,靠什么赢得?作品!具体来说,就是强烈的个人风格、不矫情的艺术理念,娴熟的特定技巧。要做就做更好,同一水平的较量,才算公平竟争。古典的,才是国际的,让传统的首饰艺术更有生命力,真正能够走出国门去。袁秋华叮嘱,“这个行业,如果不想做,我会马上离开。但是只要我没走,我就会一直坚持质量原则——坚决不卖假货和水货。游戏规则不能破坏!人缘坏了,就没得资格玩了”。从原石,到设计,到雕工,到镶嵌,每一个环节都要求精益求精,每一个经手人都极端敬业,都得有深厚的技艺基本功,和传统文化积累,都懂得古饰品这种珠宝精神的形式和内涵,传承和路径。在现代商业逻辑之内,古老艺术如何继续前行?该保留的必须保留,不该留的可以试新,再往前迈步。她并不反对推陈出新,但要按照“古典,优雅,高贵”的规律办事,要符合“精华,精品,精巧”逻辑。

    翁师傅是海派雕刻的能手,艺术风格主要受到了乾隆时期雕刻的影响,做工一丝不苟,恰到好处,深受客户的赞赏。几年前,袁秋华拿到了一块和田玉籽料,算是白玉,切出来整体玉质不错。翁师傅决定做一只仿清代宫廷式样的双股麻花绞镂手镯,但是两股麻花绞织的地方,有一个绺裂。绺裂在雕刻的时候,必须想办法处理好,不然影响整件作品的价值。选择挖掉,会造成两股麻花大小不一。对此,翁师傅构思了几天几夜,最后在上下两端的两个绞织处,都雕刻了腾龙驾云纹,经过一番精细加工,成品完美无缺。

    这件麻花手镯,袁秋华以5万的价格,卖给了一个香港玉商,买卖双方都很满意,做生意还老合作。后来,香港玉商以10万左右的价格,将麻花手镯易手,据说卖给了一个美国人。再后来,据说美国人以20万左右的价格,又把麻花手镯转手,卖给了谁,就不知道了。

    这么两转三转,几年时间过去了,设计师继续找玉,玉雕师继续做玉,玉商也继续卖玉,风平浪静。说来也巧,去年冬,袁秋华去青龙那里喝茶,顺手翻开一本玉器专场的拍卖图录,看着看着,她忽然发现上面的麻花手镯有点眼熟,仔细看看,真的挺眼熟,不就是翁师傅以前做的那个嘛!咋标着“清宫造办处”了?她赶紧看了看是哪家拍卖公司,发现是纽约知名的国际大拍。她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看错了,也许是类似的造型呢。

    袁秋华拿了图录,急忙去找翁师傅核对。赶巧的是,手镯有一张细部的大图,在两股麻花的绞织处,上面的图案是腾龙驾云纹,而那个龙纹,翁师傅打死也不会忘记!

    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清宫造办处”的和田玉麻花手镯800多万成交。

    今天的新珠宝,竟然成了昨天的老古墓?道与魔,还能愉快的玩耍吗?

    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面对询问者,袁秋华一笑了之你信吗?反正我不信!道听途说,别当真啊!

    敏感话题,翁师傅也站出来辟谣江湖传言,切勿对号入座。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香港玉商却唱反调不仅你们信,我也信了。开玩笑哈,一家之言,不足为定论,但是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嘛。

    袁秋华的珠宝定制,纯粹靠客户口碑传播,越来越受阔太们,明星们的青昧,业务也越来越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