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花文学网 - 都市青春 - 我真不是明君在线阅读 - 第322章

第322章

    他神情懊恼无比,竟看不出作伪之色。

    曲渡边站在他面前,片刻后,他忽的一笑,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亲自抬手扶住了季桓。

    “季大人,话严重了。”

    季桓眼底飞速闪过一抹诧异。

    曲渡边假装没看见他的惊讶,“今夜之事我不计较,但是也请季大人记得,巡抚之位,笨人,可坐不得。”

    “明日,我想看见正常的抚台衙门,而不是一群戏台子上的笨人。”他扫了一圈,“都听懂了吗?”

    邓通判:“听懂了。”

    张参军:“听懂了。”

    曲渡边这才点头,拍拍手,“行了,就到这吧。”

    他走了,奚子行也掸了掸衣角的灰,跟在他的身后。

    左天朗走在后面,被七皇子刚才宛如换了个人的模样震到了——他刚才竟然在一向病弱懒散的七皇子身上,感到了一股难言的威慑力。

    在他来之前,陛下还嘱托他多照顾七皇子,但恐怕陛下本人都不知道七皇子还有这样一面吧。

    而在他们走后。

    小院子里的季桓才直起腰,他拍拍胸口后,长长舒了口气,脸上挂着笑意。

    邓通判走过来,无奈道:“非要试探试探,差点玩脱了吧?”

    季桓:“两州总兵什么概念?要真是个乱来的,在这里搅合下,损兵折将都是轻的。士兵的性命,值得我这样试探试探。”

    “七皇子在湘河试药的事你又不是不知道,”邓通判摇头,“心性定然没问题的,不清楚的只是他的能力而已。你试探完了,什么结论。”

    季桓笑呵呵:“刚才吓我那一下,就能压得住小张手底下的兵。”

    “那明天?”

    季桓正色道:“正常开衙,将剿匪记录拿给七皇子。小张,手底下精兵调出来,带着七皇子前往佰县,别用老油子糊弄了。”

    “是。”

    -

    曲渡边房间。

    他关上门后,无语的瞥了眼奚子行。

    奚子行终于笑出声,“天,从来没见你摔过杯子,感觉你吓唬人的时候比说笑话的时候还好笑。”

    他和七皇子、夏赴阳三人,不说从小长大,但也是十年的朋友交情了,彼此性情相熟。

    在曲渡边开始训人的时候,他就开始笑了。

    曲渡边:“去去去,考生,回你房间复习去,看着碍眼。”

    奚子行:“季桓估计是官场混惯了,非常圆滑,人家想跟你打太极来回试探呢,你直接掀了桌子。他估计好久没见你这样人了。”

    曲渡边:“他有时间,我可只有一年。”

    “要是他能听懂人话,明天就该正常起来了,你回去早点睡,明天帮我筛查资料。”

    奚子行虽然有时候不太正常,但脑中还是好使的。

    “行,”他抬头看了下,“嗯?小远公公呢。”

    曲渡边:“他有事。”

    奚子行识趣的没有多问,径自离去了。

    曲渡边坐在屋子里等了一会儿,叶小远才从抚台外面回来。

    他推开门,转身轻轻关上。

    “殿下。”

    曲渡边:“消息拿来了?”

    “嗯,”叶小远从袖子里掏出一本半个巴掌大的薄册。

    曲渡边翻开看。

    这是暗网在青州地界搜集的关于巡抚季桓的生平、功绩、为人处事风格等等,归拢在一起,方便他更全面了解季桓这个人。

    看看他到底是忠是奸。

    “重农桑、兴渔利……养民之策倒是不少,是个做事实的,还有些改革,就是心不够狠,坚持不下去,废了大半。”

    总而言之,应该不是个拎不清的。

    曲渡边看完,合上册子。

    “伴伴,见着六六没?”

    叶小远:“没见到,不过他给殿下留了这个,”他笑着从袖子里掏出一小罐玉容粉,打开后,里面装的确实几块圆锥状的香。

    小罐子里还装了指甲盖大小的小纸条,上面写着:[路遇小村,一长者制之,闻之心喜,买下赠君。]

    六六到处跑建暗网,闲暇的时候倒像个游侠般,会往偏远角落逛一逛,发现一点好东西,都要给他寄过来。

    曲渡边觉得自己像是养了个会努力打工的六六版旅行青蛙。

    他闻了闻,“嗯?”

    “用料挺简单,但味道很独特。”

    有股山野间青山流水的悠然感。

    叶小远:“那今晚就点这个。”

    “好!”

    -

    第二日。

    曲渡边起了个大早。

    他收拾完推开门,就见季桓一身官服,面容严肃的站在门口,手中亲自捧着一个木托,上面放着三本厚厚的剿匪记录。

    “臣昨日静思己过,彻夜难免,已然痛改前非。张参军已经点精兵两千,只要殿下想,我们随时出发!”

    曲渡边笑笑:“效率够快啊。”

    跟昨天慢悠悠什么都不着急的模样简直天差地别。

    季桓轻咳一声:“殿下需不需要用膳。”

    曲渡边:“路上吃,我要看看士兵。”

    “是。”

    季桓带着他去了青州军营。

    军营点兵台上,只站着张参军一个人,曲渡边从侧面上来的时候,对两千精兵还没太大概念。

    直到站在点兵台上往下看,他才感觉两千人真的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