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谋高嫁:这侯府夫人我不做了! 第60节
亲自查验无误后,姜舒送去给了郁澜和孙宜君。 “以往穿惯了丝绸,没想到蜀锦做出来的衣服也这般好看。”郁澜试了试,有些意外惊喜。 姜舒道:“蜀锦虽不似丝绸那般光滑柔软,但纹样繁复,色彩艳丽,质感厚重更适合做冬衣。” 郁澜笑着打趣儿:“那今年冬日,我的冬衣可都交给你了。” 姜舒满口应下。 临近年底,各种宴会频多,郁澜和孙宜君都收到不少帖子。两人赴宴时穿上姜舒给她们做的蜀锦冬裙走上一圈,引得无数闺秀夫人问询。 而庄韫在国子监上学,穿上蜀锦冬衣也引得其他学子新奇跟风。 不仅如此,孙宜君还让她爹赴宴时也穿蜀锦,渐渐地引起其他朝臣注意。 “孙大人这衣料有些特别啊。” 孙大人按孙宜君嘱咐的道:“姜记绸庄的蜀锦,穿着暖和舒适不透风,比丝绸好。” 共同参宴的郁峥听见了,回府后便让逐风去定做了十套。 一次郁峥去看郁澜,郁澜瞧见他的新衣惊奇道:“你也改穿蜀锦了?” 郁峥也看见了郁澜穿的同款衣料,道:“你也是从姜记绸庄买的?” 郁澜摇头:“不是啊,姜舒送给我的,她给母亲和韫儿也送了。” 郁峥闻言默了默,忽然想起什么道:“那孙大人的蜀锦冬衣……” “也是姜舒送的,宜君和她爹娘都有。” 郁峥彻底说不出话了。 姜舒给孙大人都送了冬衣,为何不给他送? 难道她觉得他穿上影响力不如孙大人? 郁峥有些气闷,让郁源又去做了十套。 这下轮到郁源气闷了:“这料子好归好,也不用一下做这么多吧?我还是更喜欢丝绸。” 郁峥喝着茶道:“我觉得蜀锦很好,你给王叔王婶也做几套,表表孝心。” “啊?”郁源懵了,不明白郁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郁源是个闲散世子,平日无事呼朋唤友满上京游玩。几次过后,公子哥们都穿上了蜀锦冬衣。 如此潜移默化不出一月,蜀锦便成了上京新的时兴。 等显贵们开始追捧蜀锦时,其他绸庄大都以丝绸为主,只有姜家绸庄蜀锦式样繁多齐全,独占鳌头。 “东家,近日蜀锦畅销,可要再继续采购?”刘掌柜笑着请示。 姜父翻着账册笑眯了眼:“采,趁其他绸庄还没反应过来,赶紧采购。” “除此之外,你去寻访几家蜀锦源商,我亲自跟他们谈。” “是。”刘掌柜应下去了。 姜记绸庄对面的茶楼,一绸衣男子坐在窗口饮茶,目光却一直盯着姜记绸庄。 看到姜舒同姜父从绸庄走出,绸衣男子眯了眯眸。 “就是他让蜀锦热销?”男子问对面的随从。 随从看了一眼姜舒道:“是,以前没见过他,两三月前突然出现在姜老板身边。” “去查查,越详细越好。” “是。” 姜舒扮成男子跟在姜父身边,只有姜家几个掌柜和叔伯知道,外人并不知晓。 是以误以为姜舒是姜父从他处请来的高人,想要挖角,或者毁掉。 晚间,姜家饭桌上。 “爹,我做的可好?”姜舒得意的向姜父邀功。 “很好,你是个天生的商人,有胆有谋。”姜父心悦诚服的赞赏。 得到想要的答案,姜舒眉梢一挑,跃跃欲试道:“爹,我有个想法。” 姜父夹菜的手一抖:“什么想法?” “我想自己开铺。”姜舒道。 第73章 熟人 姜家的生意在上京扎根多年,早已成熟步入正轨,只需稳妥经营便可。 而姜舒觉得真正学会做生意,得从零开始。 “哦?你想做什么?”姜父微讶。 姜舒摇头:“不知道,我明日出去转转,看看铺子和行类。” “嗯,考查市场是很重要的一步。”姜父沉思道:“独自开铺,算是我对你的考量,若你能经营得当便可出师了。” “我一定不会辜负爹的期望和教导。”姜舒信心满满,干劲十足。 翌日,姜舒带着同样扮成男子的檀玉,大摇大摆的出了门。 主仆俩在城中漫无目的逛了半日,走累了到翠云楼歇脚用午饭。 为了探听消息,她们没有要雅间,在二楼寻了个不起眼的角落坐下。 “也不知翠云楼会落入谁手中,往后这菜还是不是这味儿。” “你说这经营的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要转手拍卖了?” “你不知道?佟掌柜的儿子生了怪病,得去江南调养,佟掌柜无法只能卖了翠云楼举家南迁。” “什么病这般怪?非得去江南。” “这我就不知道了。” 姜舒听到身后桌的谈话,转过身向他们打听:“翠云楼何时拍卖?我怎么没听说啊?” “嘿,孤陋寡闻吧你。后日。” “酒楼铺子通常都是转让出售,翠云楼为何要拍卖?”姜舒不解。 “想要翠云楼的人太多了,出价也各不相同,佟掌柜为了不得罪人,干脆当众拍卖,价高者得。” “这佟掌柜倒是个聪明人。”姜舒赞叹。 “不聪明能在上京开翠云楼?玩笑。” “老兄说的极是,多谢了。”姜舒转回身,心中已有主意。 “姑……少爷,你不会想买翠云楼吧?”檀玉压低声音道。 姜舒眉梢轻挑:“为什么不能。” “这练手练的也太大了,姜家也没有经营酒楼的经验。”檀玉忧心忡忡。 翠云楼是上京数一数二的名楼,来这里吃饭的人非富即贵。一个弄不好,赔本不说还很容易得罪人。 “急什么,我先看看,合适就买,不合适就当看热闹了。”姜舒宽慰檀玉。 听她这么说,檀玉稍稍放了心。 主仆俩吃完饭离开,下楼时撞见了熟人。 “你……你怎么穿成这样?”沈长泽大惊失色,差点没认出来。 真是晦气! 姜舒皱眉,眸光冷冷的瞥了沈长泽一眼:“与你无关。” 说完,姜舒便侧身下楼,一句话都不想多说。 沈长泽欲追,楼角突然出现一名灰衣侍卫:“沈大人,我家主子已等候多时。” 沈长泽看了一眼姜舒离去的背影,抬脚上楼跟着侍卫去了雅间。 自从上次借陆鸣珂的光见过几次郁承后,沈长泽成功得了郁承青睐,如今已是郁承器重之臣。 今日郁承约他在翠云楼会面,同另外几人一起商议要事。 从翠云楼出来后,姜舒和檀玉便径直回姜家,路上看见卖糖炒栗子的,顺手买了两斤。 主仆俩边走边吃,完全没注意到身后有人跟踪尾随。 亲眼看见两人自如进入姜宅后,尾随之人守在姜宅附近,一直到天黑后才离开。 “你说他住在姜家?”绸衣男子看着手中的信息,结合下人的话猜测姜舒的身份。 “是,小人等到天黑也没见他离开,定是住在姜家无疑。” “他今日出门都做什么了?” “上午在城里胡乱逛了半日,午间去翠云楼吃了饭,然后就回姜家了。” “姓姜,住在姜家,两三月前出现,难道是……”一个大胆的猜测在绸衣男子心中呼之欲出。 与此同时,璟王府。 “主子,暗卫来报,有人跟踪调查姜姑娘。”追云躬身禀报。 郁峥刚沐浴完,擦干水珠披着寝衣走出屏风,系着带缓声开口:“何人?” “方家少东家。” “盐商方家?”郁峥拧眉。 “是。前些日子方家和姜家在生意上有些冲突。”追云说明缘由。 郁峥沉吟片刻道:“盯紧些。” 方家是上京最大的盐商,富甲一方。这几年胃口越来越大,开始插足别的行类,姜舒怕是挡了道被盯上了。 第二天姜舒没有出门,在家看翠云楼的资料,为拍卖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