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谋高嫁:这侯府夫人我不做了! 第82节
掌柜听到刘掌柜对姜舒的称呼,笑脸微讶。 这般年轻俊俏的东家,真是少见,不知是何方神圣?希望是个大商户,能多买走些绸货。 “行,那我们去外边谈吧。”姜舒抬脚往外走。 几人来到客座坐下,掌柜略有些急迫的问:“不知公子要购多少绸货?” “这得看你们的出货价来决定。若是贵了便少购些回去试试,若便宜那就多要些。” 姜舒细品着西湖龙井,神色从容悠然并不着急。 掌柜也是人精,挑明道:“上京离临安足有两千里之遥,公子劳顿至此,定然是大需或急需。我王家绸货不论是品质还是价格,都是临安府最公道的,公子可去打听打听。” 姜舒但笑不语。 刘掌柜适时接过话头道:“上京乃天子脚下,贵人满地,吃穿用度皆是最精良之物,若非上品,根本入不了他们的眼。” 刘掌柜此话是在告诉掌柜,他们先前卖的绸货品质也不差。同时也是在暗讽,王家绸货一直未入上京,也未见得有多好。 两人你来我往暗中较劲,互相试探对方虚实底线。 姜舒和檀玉喝着茶,默默聆听学习。 见两人较量的差不多了,姜舒搁下茶盏道:“来的路上听闻了王家的一句闲话。说王老板病重,少东家不擅经营,不知可有此事?” 姜舒说的很含蓄,但掌柜明白他既能说出此话,便知悉事实。 深深看了他们一眼,掌柜神伤点头:“可怜老东家一番心血,唉!” 姜舒赶忙道:“我问此别无他意,只是想知道王家绸货能供应多久。” 说实话,王家绸货品质甚好,她很想与之长期合作。可按王公子的行事之道,恐无法如愿。 “几位既已听闻王家之事,我便也无所隐瞒。说实话,我也不知将来会如何。”掌柜摇头重重叹息。 姜舒也不强求,只谈眼下道:“若我们要的多,价格掌柜可能做主?” “这……”掌柜迟疑了一瞬,慎重道:“公子先草定下所需品类数量,再将底价告知于我,我去问询老东家。” 王老板重病卧床,微末小事都由掌柜和王公子做主,只有大买卖才会劳王老板费神决策。 “行,拿纸笔来吧。”姜舒干脆果断,并不拿乔。 王家等不起,姜记也等不起,没必要互相拖延为难。 纸笔拿来后,姜舒直接让刘掌柜写。 姜记绸庄向来由刘掌柜负责,所需货量和价格,刘掌柜都比她更清楚。 将写好的纸张交给掌柜后,姜舒起身道:“掌柜事忙,我们便不打扰了。” “公子慢走。”掌柜送他们下楼,顺道问了他们的落脚客栈。 从王家绸庄出来后,天色还早,姜舒决定再去逛逛其他绸铺。 走了没多远,在闹街看到一家气派绸庄,铺前人进人出络绎不绝。 姜舒和刘掌柜对视一眼,抬脚走了进去。 他们虽想买王家的货,但也并没有把握一定能成。再则,王家不能长期合作,只能暂时供货,他们还需另寻源商。 几人进铺挑看了一番,问了问价格,也向掌柜询问了下合作定价。 掌柜姿态散漫,只当他们是问着玩儿,随意敷衍了几句。 姜舒也没有计较,出来后又随意往前逛。 “方才那家绸庄生意甚好,恐价格偏高难以压价。”刘掌柜细致分析。 姜舒点头:“我们再看看其他家,也不一定非盯着前三的名头。” 临安府前三的绸庄,品质自然是好。可排名在后的,也未必不好。 之前与姜记合作的源商,便不甚有名,但货品质量过硬,从未出过差错。 若非方家挖角,姜记定会与之长久合作。 “江南水乡,就像从画中映出来的一样,真美啊。”檀玉不懂生意,只顾着欣赏美景。 姜舒闻言也细瞧起来。 与热烈繁荣的上京不同,临安秀美如画,充满了诗情画意,瞧的人心旷神怡。 三人继续往前走,天色渐沉。 落日与晚霞交相辉映,提醒赶路人夜幕将临。 “主子,前面就是驿站,天马上就要黑了,只能在此处落脚歇息。”追云打开车门向郁峥禀报。 郁峥闻言看向前方,墨眉微拧着点了点头。 按时日计算,她应当已到临安了。 而他们还需两日,且到临安后要先巡查河堤,定下修筑事宜,不知何时才能得空去寻她。 墨眸看向天边落日,置于膝上的手紧握成拳。 郁峥虽焦急,但也知孰轻孰重。 此行虽有徇私之嫌,却也是真心想防治江南水患,为百姓谋福址。 是以郁峥压下心中情绪,一切以政务为先。 第100章 纨绔 第一百章 纨绔 入夜,王家绸庄掌柜到王宅向王老板禀明情况。 “他们可是……咳咳……真心购货?”王老板靠坐在床榻上,边说边咳。 掌柜点头,将货单呈上:“我派人尾随,他们一直在逛绸铺,定是急需且大需。” 病容满面两颊消瘦的王老板点头,看到价格后皱起了眉。 “这价太低了。咳咳……” 王家从未卖过如此低价。 “可库中积滞了太多绸货,若不抓紧售出,织染坊那边就只能停工。” 顿了顿掌柜又道:“更重要的是,以少东家的声名行事,如今少有人愿与王家合作。” 若无人合作,那王家绸货便会一直积滞,织染坊也就会一直停工。 到那时,且不说赔赚与否,底下的工人定要闹事。 工人一闹,王家离败落也就不远了。 “唉!”王老板哀叹一声,思索片刻后沉痛道:“就这个价……咳咳,让他们与王家……长久合作……咳咳。” 少赚总比卖不出去好。 便是王家不在意,底下的工人也等不起。 “是,明日我和少东家一道去找他们协商。”掌柜应下,让王老板放宽心,身体要紧。 “也不知我还能活多久。”王老板怅然沉叹,实在放心不下他那个孽子,便是死了也难以瞑目。 翌日傍晚,掌柜带着王公子,一同去客栈找姜舒和刘掌柜。 白日掌柜曾差人到客栈问了两次,姜舒和刘掌柜都不在,想是出去寻绸铺了,只能晚间来找。 到了客栈,姜舒和刘掌柜还未回来,掌柜要了一间雅间,点了酒菜候着。 约摸等了两刻钟,酒菜上桌后姜舒和刘掌柜还未归来,王公子不耐烦了。 “什么人这么大排场,他到底是不是诚心的,等这么久还不见人影,我看多半是逗你玩儿。” “少东家再等等,天马上就黑了,他们定然快回来了。”掌柜耐着性子劝慰。 王公子将腿搭在旁边的凳子上,一脸不屑颐指气使。 “我告诉你,最多再等一刻钟,他们要不来我立马走人,我还约了人去醉红楼谈事呢。” 掌柜闻言紧沉着脸,垂下的眼中满是愤懑和鄙夷。 醉红楼能谈什么正经事,扶不上墙的浪荡子。 门外的姜舒和刘掌柜听到屋中传出的言语,轻摇着头敲响了门。 “快请进。”掌柜迅速打开门,看到姜舒和刘掌柜如同见到了亲人般激动。 王公子漫不经心抬头,在看见姜舒的瞬间惊愕住。 这般年轻俊俏的东家,怕是比他还要不靠谱。 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两位请坐。”掌柜将两人迎到桌边坐下,边吃边谈。 “还未请教两位是上京哪家商号?” “姜记。” “上京五大商号之一的姜记?”掌柜震惊不已。 “是。”姜舒一脸镇定从容,语带骄傲。 她并非骄傲她是姜记东家,而是骄傲姜记是她父亲的功绩,名冠大昭。 “失敬失敬。”掌柜赶忙举杯赔礼。 王公子也听过姜记的名头,当下看姜舒的眼神有些不一样了。 注意到他的视线,姜舒扫眸回看,打量这位传闻中的纨绔子。 王公子生的俊秀,衣着华贵,但双眼无神身形瘦削,有一种放纵过度的病态。 略略扫了一眼,姜舒便移开了视线。她只谈生意,对王公子其人并无兴趣。 双方都诚意十足,便没有互相为难,谈的十分顺利。 只是听到掌柜提出要长久合作时,姜舒和刘掌柜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