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谋高嫁:这侯府夫人我不做了! 第138节
可沈长泽的话,让沈母如遭雷击。 她不愿相信,却又不得不信。 既然盼望姜舒无望,那就只能将希望都压在沈长泽身上了。 可沈母劝了半晌,嘴都说干了,沈长泽根本听不进去。 无奈之下,沈母只好回去给沈长淮写了一封信,期望沈长淮能劝动他。 翌日早朝,皇帝当众宣布了赐婚一事。 威严肃穆的朝堂瞬间炸开了锅,璟王党纷纷进言劝诫,太子党则乐见其成。 郁峥娶一个无权无势之女为妃,还是和离之身,失了莫大助益不说,还会惹人耻笑。 总不能将来他登了高位,立一个二嫁女为后吧?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哼!朕圣旨已下,岂有收回的道理。”金龙御座上的皇帝一脸凌肃。 众臣面面相觑,一时语塞。 皇帝心腹周太傅出声,解释了皇帝赐婚的缘由。 末了他道:“璟王殿下本欲向佛,因报姜姑娘之恩才答应成婚,你们竟还反对,难不成是劝璟王殿下向佛吗?” “这……”众臣看着隽脸清冷,一身凛然凡尘脱俗的郁峥,说不出话来。 诚如周太傅所说,娶姜舒总比向佛好! “钦天监已算过,姜姑娘就是天赐贵人,与璟王殿下是命中注定的一对。”周太傅一本正经道。 众臣当即询问钦天监监正。 监正颔首证实。 他昨夜的确卜过一卦,卦象显示姜舒与郁峥就是天作之合。 曹骞等人见状立即道:“如此便是天意不可违。” 圣旨已下,太子党又极力促成,周太傅等人也不反对,剩下一小部分人便也只能接受。 此事论定,众臣忽而想起什么,纷纷看向沈长泽。 姜舒,先前可是沈侯夫人! 如今她再嫁璟王,沈长泽是何感想? 沈长泽低垂着头,仍觉那些目光刺人的紧,只想快些下朝逃离。 “璟王年岁已不小,婚事需尽快。从即日起,礼部暂缓其他事宜,同钦天监全力操办大婚事宜。” 皇帝一声令下,礼部尚书和钦天监监正赶忙应下。 郁峥全程都没说话,更没看沈长泽一眼,下朝后第一个离开。 一些想看沈长泽笑话的官员,特意去同沈长泽说话,观察他的反应。 沈长泽明知他们意图,却又怒不得骂不得,只能咬牙捏紧拳头走快些。 第166章 怨憎 宫门前,沈长泽望着郁峥上马车的身影,蓦然想起那次郁峥送姜舒回靖安侯府。 当时沈长泽便觉得,郁峥亲扶姜舒下车有些怪异,且还为了姜舒亲自与他密谈叮嘱。今日才知,他们竟早有渊源,可笑他一直被蒙在鼓里。 当初他曾逼问过姜舒,也因此同姜舒生了嫌隙。如今看来,他们怕是早有了往来。 难怪姜舒铁了心要和离,难怪她能求动长公主! 这一切的一切,皆是因为郁峥! 沈长泽不甘心,快步冲去缓缓启动的马车前,拦下马车。 “吁!”追云紧急勒停马车,面色不虞道:“靖安侯何意?” “我有几句话想问王爷。”沈长泽胸腔里憋了一团火,眼中是熊熊怒意。 追云请示郁峥,得到允准后打开车门。 郁峥一身朝服端坐于车中,居高临下的睇着拦路的沈长泽,墨眸微拧:“靖安侯想问什么?” 沈长泽胸膛起伏道:“王爷是否一直同姜舒有暗中往来?” “无。”郁峥心知他在想什么,沉声道:“本王与姜舒从前素无往来,她也不知本王身份,你与她和离也与本王无关,是你自己不知珍惜。” “你不必怀疑她,她在做靖安侯夫人时,从不曾背叛过你,你若不信可自去查证。” “但有一点本王提醒你,她如今是本王的未婚妻,你若诋毁辱没她半分,休怪本王不留情面。” 郁峥墨眸冷厉,带着不容置疑的威慑和压迫。 沈长泽心头一震,心中生出惶恐之意,更多的是难堪。 话已说完,追云关上车门,神情冷然道:“烦请靖安侯让路。” 沈长泽闻言,沉着脸退避到一旁。 马车缓缓驶远,沈长泽呆立在原地半晌没动。 艳阳照进巍巍宫墙,郁承沿着寂寥宫道,缓步到了永宁宫。 “殿下。”宫人恭敬见礼。 郁承抬脚迈进殿内,宫女刚好扶着皇后从内室出来。 “母后。”郁承行礼问安。 皇后应了一声,让郁承坐下说话。 年近五十的皇后,身着绛红色宫装,头上佩戴着代表身份的凤钗,雍容典雅中透着庄严端方。虽已极力保养,但面容上还是有了岁月的痕迹。 “今日可是有什么新鲜事儿?”皇后不动声色的探问。 郁承说了皇帝给郁峥赐婚一事。 皇后听完很是讶异:“璟王竟要娶一个商贾之女做王妃?还是和离之身?” 前些日子还一心向佛,今日又突然要娶妃,娶的还是个毫无助益的二嫁女。 郁峥此举,着实叫人看不懂。 更费解的是,皇帝和毓贵妃竟也纵着他,由着他胡来。 皇后凤眸微眯,心中疑虑万千。 郁承道:“儿臣也瞧不透,但父皇圣旨已下,满朝皆知,此事应当不会有变。且礼部和钦天监已在着手筹备大婚。” 皇后点头:“不论他们有何种阴谋,此事对我们来说总归是件好事。” 这些年皇后最担心的,便是郁峥娶权势贵女为妃,那可就如虎添翼,更难对付了。 听到皇后的话,郁承默了默,拢眉道:“儿臣觉得他并不想同儿臣争什么,母后不必如此忧虑。” 自打郁承记事起,皇后就时常反复的同他说,一定要防着郁峥,比过郁峥,赢过郁峥,否则将来他的太子之位会被郁峥抢走。 他不断努力,小心提防了这么多年,却从未见郁峥同他争抢过什么。 渐渐地,郁承开始质疑皇后的话。 “他不争,你父皇也会帮他争!你怎可放松警惕!”皇后语气陡然加重,怒其不争。 “这些年你父皇是怎么对我们母子,又是怎么对他们母子,你看不见吗?” “都说帝王无情,可你父皇同毓贵妃却像寻常夫妻一般,同寝同眠,将他们母子三人宠上了天。” “你再瞧瞧我这永宁宫,你父皇来过几回?同我说过几句话?” 身为女人,最让皇后不能容忍的耻辱是,自打生下郁承后,皇帝便再也没碰过她,让她从双十年华守活寡到如今。 可这种隐私至极难以启齿的事,她无法同任何人说,只能咬牙藏在心底,夜深人静时独自躲在被子里流泪。 她恨皇帝,更恨毓贵妃独占了皇帝。 总有一天,她要让他们为她这些年受的耻辱和委屈,付出代价! 郁承明白皇后心中酸苦,可夫妻之事旁人无法左右,他只能尽量宽慰。 然郁承刚一开口,皇后又将矛头引到了他身上。 “你自小仁善谦和,事事出众,哪样都比郁峥好,可你父皇却从不在意,连一句赞赏一个笑容都吝啬。” “帝王的确无情,他将无情都用在了我们母子身上。” 皇后手中的绸帕绞的变了形,凤眸中流露出浓烈愤恨怨憎。 郁承看的俊脸沉凝,心情沉重复杂。 小时候,他也哭过闹过伤心过,不明白都是父皇的孩子,皇帝为何只抱郁峥,只夸郁峥,只对郁峥笑。 后来随着他渐渐长大,慢慢习惯了。 再后来他成年了,拥有了自己的属下势力,知晓了一些陈年旧事,在愕然中明白了一切。 同为男人,同为父亲,同样遭遇,他逐渐明白理解了皇帝。 曹家虽无反叛之心,但有些事做的的确太过。 他本心悦于相府千金,与其也是身份相当。可曹家为了巩固地位,软硬兼施让他娶了曹家表妹为太子妃,且生下嫡长子。 皇帝当年的遭遇,郁承亲身体会了一遍,感同身受。 “母后既觉帝王无情,又为何要让我成为帝王?”郁承盯着皇后的眼睛问。 皇后一怔,理所当然道:“你是太子,从生下来那天起,就注定要做帝王。” “可母后并非生来就要做皇后,又为何会选这条路呢?”郁承又问。 “你什么意思?是想说这一切都是我咎由自取吗!”皇后大怒,拂袖打翻了几上茶盏。 她的好儿子,竟然不向着她! 郁承忙道:“母后息怒,儿臣绝无此意。” “那你是什么意思!”皇后恼怒不已,心痛如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