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谋高嫁:这侯府夫人我不做了! 第184节
毓贵妃捧着皇帝伸来的右手,轻解开棉布后凝眸细瞧。 皇帝的右手手背被灼烫了拇指大一块,且灼的有些狠,虽抹了药膏,但还是能隐隐看到皮肉微焦泛黑。 毓贵妃瞧着,美目温热:“灼伤最是疼痛钻心,陛下夜里可睡得着?” 皇帝沉叹:“是有些睡不着,正好想想这些年的功过,想清楚列祖列宗为何予此警罚。”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陛下不必过于责心。”毓贵妃将皇帝的手重新包缠系好。 皇帝收回手,拧眉道:“此次承儿为朕受伤,待开朝后朝中定是要起波澜。” 是非功过自有史书记载后世评说,皇帝不甚在意,朝中局势才真正让他忧心。 若郁承与曹家同气连枝倒也罢了,可偏偏他秉性正直,忠孝仁德,却又摆脱不了曹家控制,叫人又爱又叹。 看到郁承,皇帝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知晓皇帝中心中挣扎,毓贵妃由衷道:“太子被周太傅教的很好,端正恭谦,心怀天下,是个明君。” 皇帝思忖良久,低沉道:“承儿很好,峥儿也很好,不论将来他们谁坐我这位置,曹家都必须铲除。” 这是皇帝心头沉疴夙愿,也是他作为父亲唯一能为他们做的事。 身为帝王,权衡的是天下大局,而非个人得失功过。不论史官如何写,不管郁承会不会怨他,他都会遵心而行。 曹家,不能留。 后宫不得干政,毓贵妃适当的回了一两句,便不再搭话。 她知皇帝心中自有论断,不过是无人诉说,想找个人说说话罢了。 也正因毓贵妃进退有度,玲珑通透,又从不恃宠生骄,皇帝同她在一起才觉舒心自在,有话才愿意同她说。 宫墙巍巍,墙内人人都是困兽。若无个知心之人,年年日日都是折磨。 “峥儿这会儿,应当在姜家吧。”皇帝忽然道。 毓贵妃点头:“按习俗,今日是回门日。” 毓贵妃的父亲曾任太傅,与同为帝师的曹太师论见不一,屡遭打压,后调任到文书阁整理文书。十年前告老还乡,于前几年逝世。 而毓贵妃是家中独女,爹娘离世后便无甚亲眷,自也无处探亲。 “母妃,咦,父皇也在。”郁澜带着庄韫来了。 “外祖父,外祖母。”庄韫端方见礼。 皇帝笑道:“韫儿如今越来越像大人了。” 庄韫闻言眼睛一亮:“真的吗?” “嗯。”皇帝点头。 庄韫道:“那你们往后说话,能别叫我回避了吗?” “好个鬼灵精。”皇帝和毓贵妃被逗的哈哈大笑。 因郁澜和庄韫的到来,冷清的殿堂瞬间热闹起来。 与此同时,姜家也是一片欢声笑语。 今日回门,郁峥送了姜宁一把精美良弓,并亲自教他射箭。 “姐夫,我射中了。”姜宁一脸兴奋。 “嗯。”郁峥应了一声,搭箭拉弓,射掉了姜宁的那支箭。 姜宁懵了,还能这样玩儿? 郁峥道:“射箭不是游戏取乐,你既要学,便要用心将它学好,多一技傍身,便能多一分自保之能。” “你方才这箭虽中了,却离靶心尚远,且力道太浅,若是狩猎杀敌,只能使其受皮外伤,并不能致命。” 君子六艺,学院虽都有教授,但并不注重骑射,因此姜宁虽有接触,却只懂皮毛。 而郁峥所教,皆是扎实精论。 姜舒同姜父姜母在厅中喝茶闲话,瞧见郁峥认真教导姜宁,很是宽心。 “王爷愿亲自教宁儿,实属难得。”姜母既欣慰又感激。 姜父也道:“是啊,能得王爷指点,是宁儿之幸。” 郁峥虽不是太傅,但他师承周太傅,且学艺得精,也与太傅无异了。 以姜宁的身份,能受郁峥指教,已是莫大荣幸。 见姜宁已学了许久,手都磨红了,郁峥适可而止道:“今日就到这儿,平日你在家中得空再练习。” “记住,箭术没有一蹴而就,贵在坚持。” 姜宁谨记于心,两人往厅中走去。 郁峥边走边问他:“可想学骑马?” 姜宁连连点头:“想!” 郁峥弯唇道:“王府有片跑马场,改日你去王府,我让人教你御马。” 王府不止有跑马场,还有许多良驹。 “多谢姐夫。”姜宁朗声道谢,恨不得明日就去。 姜父怕给郁峥添麻烦,拧眉道:“王爷事务繁忙,不必事事都纵着他。” 郁峥在姜舒身旁坐下道:“无妨,王府有御马师,不用我亲自教。” 姜父一听,这才放了心。 待大后日一开朝,郁峥便又要忙于政务,确然没有时间亲自教姜宁。 当然,过些日子姜宁便要入学,也无太多时间去王府。 “手可疼?”姜舒记挂着郁峥的伤。 郁峥扫了一眼缠着棉布的手,缓声道:“不疼,没有牵扯到。” 这点小伤,也只有她会这般在意,郁峥心中暖融。 “姐夫,用过午饭我们来下棋吧。”姜宁兴致勃勃。 “可以。”郁峥欣然应允。 “那得先说好,我先来。”姜父插话。 姜宁不服气道:“为什么?” 姜父一脸正色道:“因为我是你爹。” 姜宁气的无话反驳。 姜母嫌丢人道:“多大年纪了,还同孩子争抢,也不怕叫王爷笑话。” 郁峥端起茶盏喝茶,姜舒剥了一把松子给他。 天色阴郁沉冷,但一家人的心却是晴朗温暖的。 大年初三,姜舒同郁峥去了平西将军府。 第222章 禀明 庄家无族亲,庄老夫人平日也不喜与人往来,是以庄家门庭冷落,过年也无人登门拜访。 郁峥和姜舒到庄家时,下人都跟着高兴了起来。 庄韫更是欢喜不已:“舅舅,舅母。” “韫儿过年好。”姜舒递给庄韫一只锦盒。 给庄家的年礼已由下人搬进府,这是姜舒特意给庄韫准备的。 “谢舅母。”庄韫双手接过抱在怀里。 “阿姐。”郁峥唤了郁澜一声。 郁澜笑道:“坐吧,母亲应该快来了。” 几人方坐下没一会儿,庄老夫人便来了。 “老身见过王爷,王妃。”郁峥每年都来,庄老夫人已习惯,只是今年多了姜舒。 “老夫人。”郁峥同姜舒回礼。 庄老夫人坐下,瞧见与往日大不相同的姜舒,心中唏嘘不已。 前年郁澜为帮姜舒坑算她时,她曾十分恼怒。姜舒带着玉观音来求她时,她还很是生气。 现下想来,幸好当时没有过多为难,否则如今可不好相见。 不论是唯一的一门亲戚,还是郁峥的身份,都让庄老夫人很是看重。 你来我往寒暄了没几句,下人匆匆前来禀报。 “老夫人,周……周大人来了。” “什么?”庄老夫人愕然一惊,险些打翻手边茶盏。 郁澜几人也面露惊色,没想到周泊序会突然前来。 “他来做什么?”庄老夫人语气不悦。 下人还未答话,周泊序已至门口,沉气朗声道:“晚辈特来拜见老夫人。” 时隔多年,这是庄老夫人第一次再见周泊序。 金冠束发,面容俊朗,一身荔色锦衣沉敛又姿意。好个意气风发的俊儿郎,难怪郁澜对他念念不忘。 可若庄衡活着,也并不比周泊序逊色多少。 当着郁澜郁峥姜舒的面,庄老夫人不好表现太过,压了怒气凝声道:“老婆子与周大人素不相识,更无往来,有何荣幸能得周大人登门拜见。” 周泊序进厅,拱手深躬道:“老夫人恕罪,今日晚辈确有些唐突,但也是情非得已,还请老夫人见谅。” 庄老夫人已年过六十,这些年的苦熬更是让她苍老许多,看上去宛如七十老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