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谋高嫁:这侯府夫人我不做了! 第303节
这般想着,郁源离开的脚步异常轻快,飘扬的头发丝都透着愉悦。 孙宜君盯着他的背影,莫名其妙道:“去翠云楼这般高兴?”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姜舒和郁澜对视一眼,抿唇笑道:“行了,别管他了,我们好好叙叙话。” 孙宜君扭回头,看着姜舒眸光晶亮道:“你现在是上京的传奇人物,所有人都对你敬仰有加,太厉害了。” “那些瞧不上你出身,总是在背后非议你的长舌妇,如今脸可疼了。” 郁澜问:“你怎么知道?” “前几日我去赴了个小宴。”孙宜君抓了把瓜子,同她们娓娓道来。 “你们也知道,那些个贵夫人小姐,整日无事就爱议论这个议论那个。我听她们说起王嫂,看见几个熟面孔神色怪异,阴阳怪气,就呛了她们几句。” “哎,你们是没看见,她们当时的脸色可好看了,简直是五颜六色,五彩缤纷,敢怒又不敢言,乐死我了……” 郁澜和姜舒听她讲的绘声绘色,都被逗笑。 “你啊,如今怀着身子,少同人置气,当心气着自个不划算。”姜舒轻声劝诫。 孙宜君哼声道:“从来都是我气别人,能气我的还没出生。” 郁澜闻言瞥着她的肚子道:“不急,快了。” “什么快了?”孙宜君下意识反问。 待看清郁澜促狭的眼神,会过意来后,孙宜君难得噎了噎。 “若是个儿子,敢气我就揍他屁股。要是个女儿……” “要是个女儿如何?”郁澜笑吟吟的问。 第365章 叙旧 孙宜君被问住,一时答不上来。 郁澜好笑的看着她,姜舒也饶有兴味的盯着她。 孙宜君眼睛转了转,狡黠道:“要是个女儿,我就跟她联手,一起气她爹。” “噗……”姜舒和郁澜忍俊不禁。 她们毫不怀疑,孙宜君确然干的出来。 三人笑着闲话,一上午的时间悠然而过。 午膳前一刻,郁峥和周泊序一道回来了。 早他们一步到的郁源,看着两人惊奇问:“峥哥姐夫你们在一起办差吗?” “嗯。”郁峥随意应了声,从姜舒手中接过郁子宥。 周泊序坐到郁澜身旁,低声询问她坐了一上午可有不适,可有累着。 孙宜君见了,瞪向郁源道:“你看人家怎么心疼夫人的,再想想你。” “我怎么了?我也关问你了啊。”郁源振振有词。 孙宜君哼嗤。 他的确是关问她了,问她有没有坐不住起来走动,问她有没有小心注意。 什么关问,质问还差不多。 孙宜君越想越气,抬脚踩了郁源一脚。 荣王妃说了,有气不能憋着,一定要及时发散出去。至于郁源,他一个大男人,踹一脚打几下不打紧。 孙宜君觉得荣王妃说的很对,又伸手拧了郁源胳膊一下。 郁源被拧的嗷嗷叫,引得郁子宥睁着黑漆漆的眼睛,好奇的盯着他。 郁源顿觉有些尴尬,压低声音道:“子宥在呢,你别吓到他。” 虽然郁子宥看不懂听不懂,但郁源还是觉得丢脸了。 唯一庆幸的是,姜舒郁峥他们都各自在说话,没有注意他们。 孙宜君扭头,见郁子宥果真小脸惊怔的看着他们,觉得小家伙有趣的很。 日头当空时,下人来禀午膳摆好了。 郁峥将郁子宥交给奶娘,一行人去前院花厅用膳。 “菌汤白玉丸。”孙宜君一眼看到,惊喜不已。 郁源道:“隔三差五的吃,你还没吃够?” 孙宜君斜他一眼:“亏你还是经营酒楼的,家里厨子跟王府厨子手艺不同你吃不出来?” 这……好吧,是有点儿不同,但他觉得也没太大差别。 “来,尝尝。”姜舒盛了一碗放到孙宜君面前。 孙宜君先是嗅了下,随后拿起瓷勺,舀起一只丸子吹了吹,细细品尝。 “嗯,就是这个味儿,还是王府厨子做的好吃。” 一只下肚,孙宜君食欲大开,吃的眉开眼笑。 “阿姐也尝尝。”郁峥给郁澜也盛了一碗。 郁澜尝了一口,眸光一亮。 以往来王府时也吃过,那时只觉美味,但没有特别喜欢。今日再吃却觉无比爽口,吃完一口还想下一口。 不仅丸子好吃,汤也鲜美的很。 看郁澜吃的喜欢,周泊序道:“这菜方能否给我一份?” 郁峥道:“公主府离的近,往后阿姐想吃,派人来知会一声,叫王府厨子做了送过去。” 不是他不给,而是同样的菜方,不同的厨子做来的味道不尽相同,比如荣王府的厨子。 对此,孙宜君深有体会,咽下口中丸子道:“往后给皇姐送的时候,劳烦给我也送一碗。不,两碗。” 姜舒闻言蹙眉道:“王府到公主府,行的快些只要盏茶时间。可到荣王府,怎么也得小半个时辰,送过去怕是都冷了。” “没关系,我热热再吃。”孙宜君从善如流。 姜舒:“……”行吧! 有孕易乏。 膳后坐了没多久,周泊序扶着郁澜起身告辞,回了公主府,郁源同孙宜君也回了荣王府。 至于姜舒,歇完这最后半日,第二日便继续巡铺营商了。 时值冬日,绸庄生意格外红火。 这日姜舒巡铺到南城绸庄时,在铺中瞥见了两个熟悉的人影。 “长淮,月瑶。”姜舒惊诧出声。 他们不是远在祁县吗?什么时候回上京了? 挑选绸料的沈长淮和王月瑶闻声侧目,看到姜舒皆是又惊又喜。 两人欲同姜舒打招呼,但见她穿着男装,又想着她的身份,一时不知该怎么称呼她。 姜舒笑了笑,轻声道:“可有空随我到楼上坐坐?” 一楼客人太多,拥挤嘈杂,不是叙旧说话的地方。 沈长淮和王月瑶点头,退出人群跟着姜舒上了二楼。 二楼也有锦绸,且品质比一楼好上许多,专供达官贵族选用。 此时伙计正领着几位夫人小姐在选看,绣娘在给她们量身。 姜舒避开她们,带着沈长淮和王月瑶进了会客间。 伙计送上茶水后退下,屋门关上,沈长淮和王月瑶立即行礼:“见过王妃。” 姜舒扶起二人,好奇问:“你们怎么回上京了?” 沈长淮道:“吏部考核升擢,将我升调到了户部。” 姜舒闻言,语气轻快的恭喜道贺。 沈长淮是庶子,侯府家业没他的份。他想要出人头地,只能靠自己。 诚然侯府没什么家业,只剩个空壳名头。但于寻常人而言,也是遥不可及。 沈长淮道了谢,姜舒又问他们是何时回上京的。 王月瑶道:“这月初一。” 想到两人方才在下面挑选绸料,姜舒问:“可是没带冬衣?” 王月瑶摇头,不好意思道:“从前在外时夫君官小,穿的都比较简朴没那么多讲究。如今回了上京,夫君又升了官,总得顾几分颜面。” 姜舒恍然,大方道:“一会儿就在二楼挑几匹,算我送长淮的升迁礼,也算迎接你们回来。” 二楼的锦绸,凭沈长淮那点微薄俸禄,根本买不起。 是以沈长淮不敢要,慌忙推拒道:“使不得,这太贵重了。王妃与我们了无瓜葛,实在不妥。” 若是从前,姜舒是他们长嫂,送几匹锦绸做升迁礼无可厚非,可如今……断无缘由。 王月瑶也连声拒绝,受之有愧。 能见姜舒一面,他们已然很高兴满足。 知两人面皮薄,姜舒佯装不悦道:“你们既口口声声说与我毫无瓜葛,那往后便当陌路,相见不识。” 既回了上京,日后各处参宴,免不了与姜舒碰面。当作不识,王月瑶不舍得。 她本就是小官家的女儿,在上京相识之人不多,离京多年更是情份浅淡,交情渐无。唯有姜舒,因着曾相处过几月,两人十分投缘,王月瑶很喜欢她。 “如何?这礼你们收是不收?”姜舒端着茶盏偷瞄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