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建交计划
夏二年六月二十七日。 王一帅结束了对山海十四城的拜访,登上了新港码头,巧的是,就在同一天,朴实心,还有巴洛利,两人一同出现在塞波城夏记城西店,向夏记在山海的副总负责人——新任总负责人是王一帅——提出了希望前往大夏一游的意愿,这个消息在当天下午就通过快船抵达了新港。 新港夏贸公司驻地,总经理办公室,刚回来的王一帅正在和姚先邦汇报着此行的成果,就见总经理助理拿着一份报告出现在办公室门口,敲了敲门。 王一帅适时的收回了嘴边的话,与总经理姚先邦一起转头往门口望去。 姚先邦“进来吧。” “姚总,塞波城的快讯。”总经理助理张晓佳先是朝王一帅点头打了个招呼,然后将手中的报告递给姚先邦,嘴中介绍道。 接过报告,姚先邦二话不说,径直翻开,看完一遍,他又看了一遍,这才笑呵呵的将其递给王一帅“老王,你也看看,挺有意思的一个消息……晓佳,别站着,坐。” 王一帅微惊,笑着接过道“哦?能让姚总觉得有意思,那我真要看看是何事了。”张晓佳连忙道了声谢,径直找地方坐下。 “咦?” 另一边,王一帅眉头一挑,报告只有薄薄的一张纸,上面内容很少,只一眼,王一帅就扫清了大概,他将报告还了回去,笑呵呵的道“确实有趣,而且,非常意外。” “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姚先邦喝了口凉白开,道。 王一帅惊讶道“此话怎讲?” “你这段时间都是在外面跑,有所不知很正常。”姚先邦说着,就将前些时候部倧商人大规模派遣探路先锋来夏事件简单的陈述了一遍。 “哎,看来山海城邦这一战是避免不了了。”王一帅愣了愣,继而叹道。 “是啊,这些商人常年走南闯北,又谨小慎微,他们的嗅觉有时候确实强的可怕。”姚先邦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他们这些旁观者对局势的把控往往比当局者更精确。” “朝廷是不是又抓到了什么内幕?”王一帅下意识的问道,问完之后他就后悔了,表情讪讪的喝了口水。 姚先邦就当没听见,转而对坐在一旁的张晓佳说道“晓佳,麻烦你暂时充当一下文书,我说你记。” 张晓佳连忙掏出随身纸笔。 姚先邦要说的是关于朴实心和巴洛利来大夏这件事的一点个人看法,简而言之,大体上他是持赞同观点的,原因嘛,也很简单,旁的不说,单止两人都是有钱人这一条,就值得拉拢,花别人的钱来建设自己,不要太嗨皮。 等张晓佳写好后,姚先邦确定无误,就让他连同那份报告一起,稍后一并送往总务厅。 张晓佳领命而出,姚先邦继续和王一帅聊着之前未尽的话题。 “汉顿三世……也真难为他了。”一提到这家伙,王一帅的脸上满是笑意。 姚先邦也笑了,这种胸无大志的统治者是大夏最喜欢的,日后晓之以理一番,再动之以情一番,说不定能和平易帜,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现在看来,山海诸城邦中,无论是亲庭派、中立派还是亲土派,大部分的反应尚属正常,都采取的拖延战术,静观事态发展,唯有这个汉顿三世以及辉耀城的九蛰表现突出,而且,两人各自代表了两个极端。”王一帅又道,“若说汉顿三世的极力贴靠还能找到理由,九蛰的极力排斥就有些不可理喻……这不是一个成熟统治者该有的表现。” “会不会是九蛰本人的性格因素,诸夏历史上也不乏这种性格乖张暴戾偏激自大的君主。”姚先邦道。 王一帅摇了摇头“我一开始也是这样认为的,但事后我派人特意细查了一下,这位九蛰城主不仅风评相当高,而且继位以来表现出的能力也可圈可点,从城主府中,也没传出九蛰有性格上面的缺陷。” “消息可靠?” “花了不少钱贿赂的城主府女佣、园丁、厨师、杂役,甚至一些管事,口径都很统一,我们又是临时起意,他们不可能事先窜供。”王一帅皱了皱眉,“还是情报不够,无法进一步深入了解内情。” “既然不是性格上的原因,那他又为何,为何……”姚先邦想着该用什么形容词来形容九蛰的作为,“有底气,对,就是有底气!” “无视大夏需要底气,但在未来可能存在的动乱中,能够保持辉耀城的囫囵,则需要更大的底气。山海诸城邦之首的费西城都没有这个底气,照样需要谨慎对待我们这个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撮尔小邦’,其他城邦如是,汉顿城更是病急乱投医的不做确认,近乎讨好,九蛰的底气何在?” “难道山海城邦内部已经在暗中形成了利益同盟?”王一帅说出了一种设想。 “不像,既然是利益同盟,相互之间也应该保持步调一致,九蛰的行为未免太‘个性’,有些跟不上同盟的默契!” “最重要的是,呵呵,不是我小看他们,山海城邦的保密意识实在差强人意,怕不是他们前脚签订同盟契约,后脚契约内容就会传遍十四城的大街小巷。” 王一帅“哈哈哈……” 姚先邦说的虽然夸张,但这个年代的人确实没保密传统,各国高层漏的跟筛子似的并非笑话,也并非个例。再说,定立同盟是很提升士气安定民心的事,也没什么好保密的。 “不说这个了,重点说说汉顿城的事,汉顿三世指定了建交小组,要和我们一起商讨两邦建交计划,你准备怎么安排?”姚先邦将话题扯开,道。 “正要向局座请示。”王一帅摆了摆手,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姚先邦“这事儿是你负责的,当然要听听你的想法。” 所谓建交计划,是夏凡自己捣鼓出来的一个玩意儿,并不完全等于近现代国际上通用的外事规则。 毕竟时代不同,近现代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觉醒,外派大使和驻外工作人员都有很强的爱国情怀,对祖国有着强烈的向性,很少有外交人员叛变,所以他们能很好的执行国内分派给他们的任务,为祖国的利益奔走。 但在这个中古时代,国家是什么,在普罗大众甚至上层精英心目中,都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符号,统治者收税,被统治者纳税,统治者想方设法制定规则维持其特权,被统治者苟延残喘,只求平平淡淡过日子,国家就是统治者画了一个圈,把二者有效的圈在一起,仅此而已,不存在忠诚或者爱国一说。 给谁纳税不是纳税? 被谁剥削不是剥削? 同样的,统治谁不是统治?剥削谁不是剥削? 了不起换个圈子。 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没有受过爱国主义教育,没有觉醒民族意识的驻外官员,很难保证他们能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怕不是分分钟被糖衣炮弹诱惑,反过来成了别国的外交官。 嗯,这就是夏凡搞出这一套的目的所在。 其他国家在夏国的驻外机构的作用或许只局限于联络,方便随时能找到可以传话的人,当然更方便夏国反向收买高级线人。 而夏国国民在一开始的凝聚力就不是这些中古时代的国家可比的,经过‘那位’复活的一百万夏民,民族意识俨然超过了同期同胞——要不然他们也不会在异族入侵时会选择拼死反抗,足可见其性格之刚烈,大义之秉持。如此,夏国派遣到别国的驻外机构,完全可以在单纯的联络业务之外,再酌情稍稍开展一二方向,尽最大限度的接近近现代大使馆的职能。 然后夏国再努力发展内功,将驻外人员的叛变可能降至冰点——等夏国发展到普通平民的日子过得比他国地主还要好的时候,等大夏的铁蹄在他国领土上证明了自己之后,要物质有物质,要精神有精神,祖国是如此优越,除非受到莫大冤屈,否则傻了才去投靠一个鸟不拉屎的化外之邦。 然而想法很美好,却也要别人愿意配合才行,王一帅花了一个月时间,山海一圈跑下来,仅只遇到汉顿三世这一个傻…咳,就这一个俊杰。 所以,对于汉顿三世,这个大夏人民的“老朋友”,王一帅的意见是,在计划中原有的福利基础上,可以给予其一定的优待。 姚先邦表示同意,关于具体的优待细节,两人又进行了一番仔细的商讨,最后统一认为,经济上的优待给不起,人家也不稀罕,还是着手于政治,比如一些华而不实的荣誉啊,无关痛痒的资格啊之类的,这东西好,惠而不费,偏偏好面子的统治者们最喜欢。 两人愉快的达成了共识,然后由姚先邦亲自前往县,向总务厅汇报,正好顺便把朴实心和巴洛利申请来访的消息一并带上。